铁岭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暨“十三五”规划

来源:市服务业委,市服务业委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8日

第一章  铁岭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与基础条件

第一节  铁岭服务业发展意义

  服务业作为众多产业的集合(除了工业和农业以外),不仅为生产服务,还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开辟了巨大潜力空间。同时,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铁岭市发展服务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服务业是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有效途径

  服务业以使用人力资源为主,对土地等要素的需求相对较小,不但可直接增加人民所得,解决就业,而且能够大幅提升地方政府税收,提升本地居民生活品质。以服务业加快发展来扩大内需,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服务需求存在巨大空间,二是要加快发展服务业,通过增加服务供给来激活服务需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推动农业工业化、工业服务化、服务知识化,构建融合型、创新型、生态型、高效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也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提升制造业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含量,通过生产性服务渗透到制造环节大幅度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壮大服务业是增强财力、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渠道

  铁岭服务业税收领跑一二产业,是地方财税收入的主力军。房地产、批零和金融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65%,15%以及3%。因此,推动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是增强地方财力的有效手段。

  铁岭有300余万人口,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日益增加的形势下,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在流出,工业经济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在下降,服务业显然成为增加就业、缓解压力的主渠道。并且,从长远来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力素质,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

  服务业关系国民福祉,教育、养老、医疗等行业的发展牵动着每一个家庭。服务业发展水平不仅关系着社会经济活力,更关系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直接影响老百姓的幸福感。

三、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是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铁岭正处于上述转化的初期,推动现代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对环境的损害,是铁岭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服务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是一个战略过程,升级是关键。与工业经济不同,服务业的科技特点是应用性、系统性和集成性,即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科技水平还没有达到世界最先进的前沿,也可以实现先进技术在应用层次上的跨越发展。

  因此,通过有序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发展,推动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对服务业本身,而且对提升铁岭其他产业竞争力,改善民生,完善城市功能等都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  铁岭服务业发展机遇

一、国际上服务业有利发展因素增多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和市场需求形势发生新的变化,科技持续创新推动相关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国家沿海、沿江、沿边的大开放,使得区域间、国际间经济秩序出现新的调整,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的机遇增多。扁平化时代来临有利于各地方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二、国家政策指明了服务业发展方向

  从国内环境看,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十三五”时期将向10000美元迈进(尾注[1]),必然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升级。因此,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将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加完善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激发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任务要求,为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振兴东北战略惠及铁岭服务业

  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为区域内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2014年8月公布的《东北振兴规划》则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东北振兴的各项政策将惠及各类企业,将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将促使各类服务要素在区域内流动与再配置。

四、“沈抚铁”同城化拓展空间

  京津冀协同将引发国内相关区域的效仿,“沈抚铁”同城化也是一种协同,在推进“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的过程中,有利于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的中心城市,以此来支撑沿海经济,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在融入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过程中,铁岭依托在区域经济中的定位和分工,可抓住机遇逐步确立并强化其在整个区域经济圈中的优势和特色产业,并将优势服务业做大作强,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品牌。

五、新型城镇化提供新机遇

  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接续。是今后一段时间城市化的方向和重心。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将对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铁岭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坚持城镇规划建设与服务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形成服务的集中供给,降低服务成本,释放服务需求,“产-城-人”协同发展。

六、互联网+引发新革命

  互联网促进社会化分工,强势构建新型现代服务业体系。同时互联网企业掀起跨界竞争,冲击甚至颠覆传统服务业企业的行业地位。互联网引领平台经济,为中小服务业企业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同时催生新的增值服务,改变服务业价值链的价值分布。互联网+促进服务业纵向整合资源,打造融三流于一体的全流程服务链;横向整合业务,催生无所不包的全业务运营商;并使得移动端成为发展热点,引导服务业企业不断加大移动端的投资。互联网+促进城乡资源对接,推动服务业城乡一体化发展,并助力服务业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一点接入、服务全球。总之,互联网之于服务业,已成为基本要素和重要支撑,产生全方位影响,引发了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第三节  铁岭服务业发展基础

一、服务业规模变大增速渐高

  “十一五”时期,铁岭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十二五”时期,2015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00.2亿元,比2010年增加101.3亿元,平均增速8.6%。“十三五”期间,面临全国调整产业结构,GDP增长稳定在7%的宏观经济形势背景下,铁岭服务业在战略转型和升级推动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年均增速有望达到7.5%以上。

二、主要服务行业发展较好

  “十二五”时期主要行业发展较好,2015年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5个门类的增加值分别达到38.8亿元、67.7亿元、32.5亿元、13亿元和43亿元。

三、新兴服务产业初露端倪

  “十二五”时期,旅游、文化等产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15年旅游总收入实现117.3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平均增速为10%。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推动了电子商务、增值电信、人力资源服务、家政服务等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兴服务产业的发展。

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提高

  “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15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5.3亿元,2011到2015累计投资1790.1亿元。(尾注[2])

五、服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十二五”时期,服务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一批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竞争力不断提高。未来几年,继续加大对服务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培育一批创新能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骨干企业。

六、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4年铁岭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55.2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到36.9%,在产业转型扩大就业方面,服务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节  铁岭服务业发展研判

一、近年服务业发展步伐开始加快,但相对产业比重却徘徊不前

  如图1-1所示,铁岭服务业增加值发展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80年代走势平缓,90年代后开始快速发展,入世以后则迎来快速发展。2012年后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速呈小幅上升趋势。

  

  图1-1:铁岭服务业增加值变动时间序列

  但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铁岭服务业增加值在1991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04年又被二产反超,并在比例上渐次走低。这符合快速工业化前后时期产业结构发展规律,即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变为“一、三、二”,再转变为“二、三、一”,最后在经济高级化后可以转变为“三、二、一”。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服务业比例结构走势将呈现“马鞍”型。随着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结构转型序幕的拉开,铁岭服务业将迎来比例结构快速回升期(见图1-2)。

  2004年,我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33%,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48.2%,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突破50%。这表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相比之下,铁岭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因此,推动服务业战略转型并实现跨越性升级发展成为铁岭“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使命。

  

  图1-2:铁岭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变动的时间序列

二、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业需高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

  在发展速度方面,如图1-3所示,铁岭市服务业发展速度仍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特别是2003至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速与GDP的增速差距明显扩大,2012年后铁岭GDP的增速回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速呈小幅上升趋势。

  图1-3:铁岭GDP与服务业产值增长对比图

三、尽快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结构,加快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步伐

  目前,外商和外地投资已成为支持铁岭经济增长、促进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同时,私营个体经济已逐步延伸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特别是服务业。

  在服务业内部,私营个体主要集中在批零贸易、交通运输业以及餐饮业。可见,个体、私营是服务业的主力军,外商和外地投资则是铁岭服务业的生力军,还需引入更多的投资主体,并加快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步伐。要着重突破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消除部分行业市场准入限制、垄断经营及体制制约,加大对外招商及创新创业扶持力度,调动海内外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

四、需加快布局服务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功能,提高规模与档次

  目前铁岭已经基本形成交易功能相对齐全、大中小配套、连接城乡的服务市场体系。并且,随着近年来各级市场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但在总体上还表现为层级不够完善、布局不够清晰、功能不尽完善、规模与档次有待升级的特征。并且,当前铁岭服务业市场体系现状与城市功能的发展定位相比,还应进一步强化其现代交易功能和新型经营方式和营销手段。

五、政策向工业倾斜较多,引导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措施需加大

  从前面三次产业结构图可见,近十余年来,铁岭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GDP占比迅速提高。这一方面是政策倾斜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引导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措施也需加大。这主要由于服务业又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政府在规划、政策引导和操作层面缺乏整体引导的经验,同时,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上还存在认识不足,服务业各行业间产业的关联性较差,缺乏协同效应。下一步,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服务产业上来,认识到其战略转型与升级对城市功能、区域竞争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六、区域服务功能定位不明,辐射不强,存在发展瓶颈

  铁岭发展服务业的区域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晰,各市县区往往根据需要独立发展,缺乏整体的协调与布局,引导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在服务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配置上难以形成系统优势。同时,铁岭服务业的发展,还受到观念的约束。由于观念上的“路径依赖”,人们对于铁岭服务业发展的预期较低,不仅影响了城市功能的转型,也影响到针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无疑会在铁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瓶颈约束。

七、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服务业需要加快发展壮大

  “十二五”以来,铁岭服务业内部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传统服务业在改造提升中进一步增长。综合来看,传统流通服务业是铁岭市服务业中比重最重的部分,占据整个服务业的三分之一(批发、零售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通信业之和约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8.5%),其次是生产者服务业,比重约为24.6%(这里只计算了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所占比例较小。按照行业增加值,铁岭市服务业各细分行业排名依次是批发、零售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金融业等(详见图1-5)。

  

  图1-4:铁岭服务业内部比重构成(2014年)

  另外,金融保险、旅游、现代物流业等新兴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对服务业的带动力逐渐加大。总体上,铁岭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扩大,住房、通讯、旅游、教育、文娱及家用轿车等正在成为持续升温的消费热点。2015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固定电话用户5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70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万户。宽带接入用户达到42万户,比上年增加3万户。今后一段时期,铁岭在新兴服务业如养老养生、度假休闲、通讯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农村金融等方面上还要加大扶持力度,引进龙头项目,培育接续产业。

八、优势产业群有待培育,服务业内部结构需要调整和优化

  从增加值来看,近五年来金融保险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比重略呈下降趋势,邮电通信业的比重波动较小,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则成上升趋势。另外,2015年铁岭市旅游总收入117.3亿元,根据国内同类城市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增加值的类比结果,铁岭市旅游业增加值约为旅游总收入的40%,即约46.9亿元,占到服务业增加值的15.6%左右,也是铁岭市社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增长速度来看,近三年来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增长速度呈上升之态,其余均有所回调,特别是房地产增速回落较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其次,导致铁岭服务业总体增速回落。这表明,“十三五”期间,铁岭服务业发展应该继续壮大批发零售业,创新城乡金融模式,并跨越传统形态,培育新兴服务接续产业,培养优势产业群,发展新引擎,从而完成服务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图1-6)。

  图1-5:铁岭服务业分行业增长率变化趋势

九、服务产业链条薄弱,有待于拉长并加大扶持力度

  由以上分析可见,铁岭已形成商贸物流、房地产、旅游、金融保险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初步格局。但从产业经济学发展视角来看,存在产业布局分散、产业群体不强、产业链条薄弱的困境。因此,加强规划引导和扶持重点企业,培育产业群体、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是提升铁岭服务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以延伸产业链为突破口,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推动产业链升级,大力引进和发展产业链中最具价值的生产服务环节,推动服务产业向研发、设计、物流、营销、品牌推广、系统集成等上下游延伸,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综上研判,目前仍然是传统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推动着铁岭市服务业总量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新兴服务业开始起步成长,但需要加强规划、加大扶持、加快培育产业链条与空间集聚。今后一段时期,铁岭服务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重要的战略转型任务,无论是生活性还是生产性服务业都需要完成升级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主要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服务业升级为主线,以提高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互联网+”和信息化为着力点,通过“创新牵动、创业驱动、集聚带动、协同互动、虚实联动”,实现“三个一”,即“一个跨越”、完成“一个转型”、完善“一个体系”,快速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产业发展载体,创新服务业发展体制,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实现“城市-产业-人口”互动良性发展,形成市域内“中心凸现、重点突出、层级分明、业态聚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

  十三五期间,铁岭市要以服务业大项目引进为牵引做大基本面,以职业教育聚集、文旅产业互动做活人气,以养老养生盘整城乡土地和房产做厚资源,以品色小镇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做宽体量,以商贸物流“活市”和“兴城”做强辐射力,以“功能调整、产业集聚和集成创新”为服务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面向2020年以及中长期发展,努力实现铁岭市服务业发展的“三个一”,即:

  一个跨越。积极谋篇布局并抢占机遇,跨越式布局发展现代商贸物流、职业教育、文旅休闲、养老养生、后台信息、强农支农等新兴服务产业,借而完善市县区各级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品牌与口碑,从而形成“产-城-人”协同的空间布局发展新跨越。

  一个转型。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根本着力点,按照“做实做优一产、做强做精二产、做大做活三产”的要求,秉持“培育特色,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为导向,围绕“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建设,积极推动“传统服务业战略转型”。

  一个体系。通过“规划引导、政策带动、创新招商、产业集聚、龙头引领、人才支撑”,加快推进服务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合理配置公共性服务业,逐步构建起产业结构合理、比较优势明显、支撑功能强大、集聚和品牌效应突出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第二节  主要原则

  铁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紧密相连的,通过“产业、人口、城市”互动融合打造城市生命力体系,通过跨越式发展现代服务业,既要“兴城”,又要“活市”,还要塑造城市品牌与口碑。

一、以人为本,满足多层次需求

  铁岭发展现代服务业应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在铁岭或到铁岭的人有多种来源和多层次的需求。除了一般消费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和公共性服务以外,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成长、教育、创业和就业、旅游度假休闲、养老养生,包括安全食品配送、社区便捷服务、家庭健康管理、家庭理财服务等中产阶级服务需求。除了服务好本地的人,更要服务好外来的人,包括旅游观光、自驾旅游、周末度假、休闲娱乐、养老养生等外来人口。

  铁岭不仅要吸引农民进城,更要吸引外地人移民,特别是大城市的人口分流,通过优美城市环境、良好城市服务、较低生活成本和良好创业就业条件来吸引移民,更为重要的,要为这些进城或移民的人口提供优良的全龄教育配套与文化娱乐消费,以良好的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吸引力。

二、尊重现实,寻求创新和突破

  铁岭市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立足现实基础。目前城市人口集聚能力不强,新城区服务配套落后,势必要紧紧围绕城市人口增容空间来布局发展服务业,包括本地区农转非增容、教育集聚增容和流动增容。本地增容是有时间过程和规模限制的,只有瞄准教育增容和流动增容才能成就新兴服务业成长性空间,这也是铁岭服务业创新和突破的空间。

  一方面,短期内还要继续倚重制造业来缓解就业压力和经济增长压力;另一方面又必须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危机感和赶超意识,紧跟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和世界服务贸易加速发展的趋势,紧盯大沈阳等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布局和动向,在现代服务业项目遴选、招商渠道、集聚模式、政策促进等体系上寻求创新和突破,抢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

三、和谐发展,协调产业间关系

  首先,决定服务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之一是能否创造宜居、宜商、宜教的环境,吸引各类服务资源和要素在铁岭集聚。其次,要处理好产业部门发展的先后次序和轻重关系,谋划合理的产业框架体系和产业发展路径,做到“全面中有重点,过程中有先后”,有取舍,分主次。同时,加强产业间的协调与互动,比如餐饮业与旅游业的互动,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文化与教育的互动,教育与商贸业的互动,商贸业与物流业的互动,养老与养生的互动。

  在与大沈阳协同上,要注重与其相关区位的错位发展,在产业链上找到最适合本地区现有资源和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在功能定位上,应主动接应大沈阳的辐射,主动发挥配套、服务和后方发展基地的作用。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后台信息服务业,完善生活性服务业,优先发展批发、物流、旅游、职业教育、社区商业、建筑服务、文化创意,扶持培育金融、中介、展示设计等行业。

四、市场优先,加强调控和引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服务业领域中,除社会公共服务和部分流通服务外,大部分服务业属于竞争性行业,且一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体,适合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

  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市场载体和市场体系的作用。铁岭服务业的投融资和运作发展要以市场化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政府的规划、进入和退出机制、扶持促进政策等引导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发挥政府在整合资源、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促进园区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大各类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载体和功能升级建设,健全以人为中心的各类教育与培训市场、创业帮扶市场、就业服务市场、创新资源市场等人力资源市场体系。

第三章  发展战略与目标任务

第一节  战略定位

一、大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全面接轨沈阳,营造与沈阳的同城合进效应。坚持区域协调,竞合统一,体现与沈阳及其它周边城市在竞争推动下的合作和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最终实现有效的差别化竞争和错位化发展。坚持市场优化和集聚效应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市域内中心凸现、重点突出、层级分明、业态聚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服务能级达到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水平。城市服务业总体形象定位为“成本洼地、服务高地、休闲乐土、创业天堂”。

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推进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产业

  充分发挥服务业综合功能,将服务业作为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的优势产业,作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优化铁岭形象、提升整体环境、统合区域和城乡发展、促进增进社会和谐的动力产业,作为铁岭推进软实力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支柱性产业加快发展。

三、铁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按照“做实做优一产、做强做精二产、做大做活三产”的要求,通过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第一、二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遵循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律与现代城市规划理念,通过体制创新及政策引导,促进服务业企业区域的合理布局和空间的有效集聚,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明确集聚区功能定位和建设规模,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统筹发展成长性新兴服务业,以“农业产业集成”整合发展强农支农服务产业,以“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以“高端项目”为龙头融合发展文旅产业,以满足“多层次需求”为重心推进发展养老、养生产业,以“电子商务”为先导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后台提升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以实施供应链金融创新,加大引进合作金融机构为路径,优化发展金融服务业。

四、统筹铁岭城乡发展的引擎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构建城乡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格局。通过优化凡河城区和银州城区服务功能、做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壮大重点城镇、推进农村发展等路径,深入推进铁岭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五、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示范区

  立足本地优势农业资源,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主体、城乡统筹、体现公益”的原则,将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贯穿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通过顶层设计和集成创新,建设一批无第二批发环节的大型现代化农产品批发企业,建设一批与市场紧密联接、支撑能力强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构建便民、利民的农产品零售网络及覆盖城乡、快捷高效的物流网络,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将铁岭打造成为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示范区。

第二节  发展目标

  面向中长期发展,构建起与多层次性生产力水平和多样性消费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产业体系,形成市场化程度较高、产业化能力较强、集聚辐射范围较广的服务业发展局面。

一、稳健推进服务业发展

  在规划期内,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年均增长力争达到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9%;到2020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0%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功能不断完善,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有较大改善,特色服务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二、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生活需求的现代化、多层次的商贸物流体系,力争实现年均增长8%;专业市场建设方面,形成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超十亿大市场集群,建成国内重要的绿色农产品集散地,到2020年全市市场交易额年均增长力争达到8%;充分挖掘铁岭市文化旅游的潜力,建成纳入东北旅游体系的休闲旅游城市,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力争达到12%;同时打造以满足东北地区企业用人需求为重点的职业教育体系,建成东北职业教育基地与产学研创新中心;完善社会各项保障体制,促进现代金融产业特别是供应链金融、农业金融的优化发展,到2020年年均增长力争达到10%;充分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老养生服务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0年实现年均增长达到19%;确保全市房地产开发保持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建设具有生态特色的现代宜居城市体系。

三、积极培育产业发展载体与平台

  重点培育建设21个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层次较高的示范性服务业聚集区;培育形成50家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龙头企业,重点抓好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形成主体功能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区域服务业中心。

四、创新服务业发展体制

  引导推进服务业加快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创造包括融资、用地和税费政策以及财政体制等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切实提高服务业开放合作水平,使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的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建立和完善统分结合的服务业工作机制,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形成科学的服务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五、提高就业吸纳能力

  规划期内,服务业从业人员持续增加,到2020年实现服务业就业人口达到60万,占总从业人口的比重达到50%,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

六、实现战略转型与升级

  加快服务业战略转型与升级步伐,推动经济增长主要由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在传统服务业转型的基础上,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要将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和养老服务等产业作为加快发展的重点领域,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科研院所以及产业投资和创业投资,推进金融信息服务、物联网、云计算、软件和服务外包、文化创意、设计咨询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逐步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七、推动服务业产业链成长与聚集

  着力培育和扶持10大服务业产业链条,并促进空间集聚与产业集成发展:①开原彩色苗木产业链及相关服务产业链培育与聚集;②调兵山老工业文明产业链培育与聚集③西丰生命与健康产业链培育与聚集;④昌图绿色食品产业链成长与下游产业链培育与聚集;⑤凡河城区终身教育产业链培育与聚集;⑥银州城区“休闲经济”产业链成长与聚集;⑦文化产业链培育、成长与聚集;⑧旅游产业链成长与聚集;⑨强农支农服务产业链成长与聚集;⑩养老、养生产业链培育、成长与聚集。

八、攻坚发展平台经济

  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工业集群的产业链交易平台,利用本地实体批发载体平台和网络虚拟平台的拉动,放大市场辐射空间,做大流量,如与山东临沂等国内外批发市场对接,发展面向辽中城市群和东北腹地的辐射,发展跨区域采购跨境电商等平台,如培育东北土特产品采购与跨境电商平台。基于平台经济,放大辐射效应,服务辽中城市群和大沈阳经济区及东北腹地,形成“南海城、北开原”商贸物流“双核”对称发展格局。

第三节  发展战略

一、创新牵动战略

  创新牵动战略的实施,重心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通过体制创新促进产业获得新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创新服务产品,通过人才创新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全力打造人才、创新、产业三大高地,切实形成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综合竞争优势,促进铁岭现代服务业与中部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尾注[3])。

  (一)制度创新,体制突破

  服务业发展对软环境的依赖大大高于制造业,必须适应内外新的趋势和需要,积极主动推进经济体制和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全面优化服务业的行政和法律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服务业产业创新奠定良好制度基础。

  (二)技术创新,经营突破

  技术是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整合扩充、转型升级、管理创新的发展根基。坚持推动服务业微观制度和经营管理创新,加快铁岭服务业学习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全面促进服务业技术进步和现代化。

  (三)人才创新,模式突破

  创新人才引入的激励机制,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途径,建立多元化的分配激励机制,切实改善用人留人环境。一方面积极与各类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服务业紧缺人才,尤其是高端的金融保险、信息、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行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鼓励高等院校来铁岭设立分校校区或实践基地,引导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大力发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健全职业资格考评制度。另一方面加强与区域性、国际性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引进熟悉国际规则、具有现代服务管理技能和全球化视野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创业驱动战略

  通过体制创新和相关政策资金的扶持,满足创新转化和创业发展的需求,聚集知识、技术、人才和相关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大学、创业园区、创业基地、创业大道和孵化中心,完善创业支援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集中精力打造“创业之城”。与国内一些地方相比(如山东的东营),目前东北还没有发展“创新创业大学”的城市,可以利用铁岭新城的职业教育资源协同发展创新创业大学,使得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并与省内及沈阳的各大学合作,使得铁岭凡河城区成为创新创业服务高地。

  (一)政策驱动

  综合运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引导创业活动实现政策目标。完善财政支持体系,通过项目资助、人才资助等引导研发创新者进行科技攻关,通过创业中税收减免、税收优惠等引导创业者在科技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领域进行创业,特别是鼓励创业者立足高科技进行高端创业。

  (二)平台推进

  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引导大学生及失业人员进行创业活动,大力推进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的建设,形成“市级有机构、县区有窗口、乡镇有站所、村组有人员”的四级服务平台体系,为创业群体提供政策咨询、专家评析、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小额贷款、创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三)机制引导

  吸引大中院校在铁岭设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整合资源设立相关实训中心,大力支持创业创新成果研发,构建各类人才创新中心,打造科研开发平台,通过创业计划(YBCSYB)加大创业人才的培养,当创业者提供的创新成果与产品能够满足国家、社会需求时,政府除给予奖励外,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成果激励创业者对社会的创造活动。

三、集聚带动战略

  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导向作用,促进要素与资源的有机集聚和服务企业集群发展。提高服务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走内涵发展道路,实现空间、主体、品牌的集约化发展。突出以城市为载体,以园区为基地,以彰显产业特色为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和区域性龙头企业进驻,延长和完善产业价值链,形成集群环境,发挥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

  (一)产城互动,集聚突破

  根据铁岭的产业优化与升级,以制造业集聚带动服务业集聚,以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集聚;依托新的交通体系的建设,引导服务业向交通枢纽和端点集聚,形成枢纽型和门户型等新型集聚形态,提升产业能级,提高核心区域的辐射力和竞争力;吸引跨国公司和区域性龙头企业进驻,实现各类要素向优势资本、优势企业集聚,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政府推动,企业运作

  企业是集聚区开发主体,政府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实施“产业集聚”战略,推动现代服务业走集群发展模式。突出以城市为载体,以园区为基地,以彰显产业特色为重点,精心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吸纳培育高端服务要素,整合优化现代服务资源,促进要素与资源的有机集聚和服务企业的集群发展,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

  (三)要素集聚,项目突破

  强化区位优势,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坚持将一批有条件的中心区(镇)办成生产性服务的聚集区,显著增强其产业组织、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和国际接单能力,全面提高集聚区的创新能力,对铁岭经济和产业发展形成更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

  (四)树立样板产业群

  打造主导产业群,引领现代服务业集聚,树立样板,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通过区域性互动式学习和创新,不断延长和完善产业价值链,形成集群环境,发挥出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激发出全国知名的高端服务业集群。

四、协同互动战略

  发挥比较优势,在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的同时深化区域间服务业合作,分工有序,长短互补,健全服务业合作协调机制,打破行政区域的局限,强化服务业在产业和空间的协调互动,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良性互动、统一有序、各具特色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一)区域联合,合作突破

  各区域服务业要相互辐射相互联动,区域板块间要协同互动发展,特别是要统一有序地嵌入辽宁中部城市群,各高端功能区形成发展合力,集中优势资源,汇聚高端要素,发挥集群间的协同效应以及集聚区的窗口和桥梁作用,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二)产业联动,融合突破

  注重需求导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依托农用改装车等制造业发展优势,以延伸重点领域产业链为切入点,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融合,推进工业向设计研发、工程承包、系统集成、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产业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快构建有利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三)双核驱动,区位突破

  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和主城区对服务业发展的承载作用,新城与老城要实现错位发展,特别是凡河城区与银州城区作为双核加大驱动力。大力促进凡河城区崛起,发挥承南启北的区位优势,拓展服务业领域,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和服务业转移,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发挥科技教育资源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巩固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推进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造和升级银州城区路街商业与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发展夜经济与楼宇路街经济,打造文旅悠闲之城。

五、虚实联动战略

  虚实联动战略就是依托实体经济,利用互联网+,通过虚拟市场,打破地域界限,构建各类平台,提高流通效率,实现服务业的转型和创新发展。

  要推进互联网+,加大科学技术创新的力度,搭建现代商贸信息平台,创造企业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环境条件,促进市场机会向企业经营机会和竞争能力的转变;着力推进服务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服务业后台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平台;鼓励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与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相连接,虚拟网络与实体网络相结合,突破地域发展瓶颈,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服务平台,形成虚实联动发展格局。

第四节  发展阶段

  为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发展,根据经济的发展趋势、各服务行业的需求和技术特性以及服务业发展的周边环境,铁岭市在近期、中期、中远期需分别明确最重要、重要和一般产业,进而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

  2016年—2017年。本阶段属于“十三五”的开局。属于铁岭市服务业承前启后战略转型阶段,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以及完成“十二五”既定目标的基础上,要充分贯彻和领会新阶段服务业发展精神,大力推进服务业整体发展进度,着力加强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和系统化布局服务业重大项目;突破体制障碍,做好相应的扶持引导工作;提升服务业创新驱动力,做好新型服务业的培育工作。

  2018年—2020年。本阶段进入“十三五”全面攻坚和收官之年。需全力部署好服务业重点项目的投入与运营工作;推进传统型服务业向现代型服务业的战略转型升级;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适时调整;产业比例趋于合理,服务业要发挥好对一、二产业的协同带动作用;落实相关发展任务,确保“十三五”指标的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2020年—2025年。本阶段属于“十三五”之后的展望期。经过十三五全面发展,服务业增加值达到预期目标,服务业体系得以健全和建立,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力军;服务业重点项目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对服务业贡献达到最大产值;铁岭市城市功能得以完善,并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第四章  空间布局与产业集聚

第一节  空间布局

一、布局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大众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服务市场体系;全面权衡服务业发展和农业、制造业提升的阶段性与互补性,逐步完成服务业从适应性调整到战略性调整的转变;坚持区域协调,竞合统一,体现与沈阳及其它周边城市在竞争推动下的合作和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全面接轨沈阳,营造与沈阳的同城合进效应;坚持市场优化和集聚效应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市域内中心凸现、重点突出、层级分明、业态聚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各地间服务业格局关系,处理好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以及公共服务业间的产业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发展效率和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努力降低商务成本和政府管理成本,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合理规划布局要素,深刻认识要素间逻辑关系,优化空间结构,确定区域服务业发展核心、副中心、发展廊道、发展轴及网络化空间系统,进而构建“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空间结构体系。最终实现有效的差别化竞争和错位化发展,服务能级达到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水平。城市服务业总体形象定位为“成本洼地、服务高地、休闲乐土、创业天堂”。

二、空间结构

  依据铁岭城乡产业基础及商流、物流、旅游流空间分布状态,理顺铁岭产业特征与服务业发展的逻辑关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构建“双核集聚、四城辐射、一廊隆起、两翼串珠”的战略性空间格局:其中“双核”定位为服务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和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四城”定位为次级服务功能地域,分担或承担部分服务功能;“一廊”定位为服务业重要发展廊道和功能地域,分担或共担部分服务功能。“两翼”定位为服务业的辅助功能轴线,分担或共担部分服务功能(详见尾注[4])。

  (一)双核聚集

  一核为“凡河发展核”,包括凡河城区及铁岭县凡河镇部分区域,另一核为“银州城区发展核”。打造成为铁岭市服务产业最为集中、层次最高、具有中心城市标志性功能的发展空间及核心功能地域,为服务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和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它不仅主导、支配市域范围的服务业发展,也对周边城市、区域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借势沈铁城际轨道交通,全面接轨沈阳,营造与沈阳的同城合进效应,打造辽北服务业发展核心区。

  1.“凡河”发展核

  “一核”为“钻石型”中心城区,西至凡河,东至京哈铁路,南至昆仑山路,北至黑龙江路。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商贸会展、旅游节事、科教文卫体、中介、咨询、策划、设计等高层次的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金融广场、上海股权交易中心铁岭基地项目建设。“一轴”以天水河为轴,形成服务业发展走廊,由南往北依次布局如意湖金融商务区、信息产业先导区、市级行政中心、中央商务区、天水河游憩走廊及楼宇经济集聚区,构建服务业拥水发展格局。以天水河为轴,东西辐射两大片区,东片区北部为教育产业园区,着力打造职业教育产业基地及教育综合体;南部为综合居住区及城际轻轨站,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档次和水平,完善轻轨站综合服务功能。西片区中南部以铁岭市高级中学及铁岭实验学校为依托,着力打造高中教育示范区及九年一贯制教育示范区;周边为综合居住区,积极发展养老养生产业、宠物经济产业等新业种,丰富业态表现形式,着力提升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

  “三翼”分别为凡河西区、北部莲花湖区及京哈铁路以东的铁东地区。重点打造集商贸、物流、旅游休闲、文化体育产业集聚区。

  凡河西区包括高铁线西南及凡河东南的三角形地带,着力打造高铁站商贸服务集聚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依托高铁站区位优势,提升高铁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探索与台湾观光农业、精细农业合作模式,打造集花卉、育种、精细农业等产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注册“凡河大米”地理标识,打响“凡河大米”品牌;加大凡河生态恢复和改造力度,以水为魂,静动结合,打造凡河游憩观光带。

  北部莲花湖区包括莲花湖湿地及周边村落,积极开发山水生态旅游。在全面保护莲花湖及其它湖荡河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整体构建莲花湖水韵、文化和城市和谐统一。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发和完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水上、水陆互动和水文化旅游产品。通过完善适宜人居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打造有震撼力的旅游文化吸引物及“铁岭市荷花节”,扩大“莲花湿地、快乐铁岭”及“辽北水城”影响力。依托新城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实现旅游与商务、会议、培训、康乐、颐养等功能的有机结合。周边村落要积极依托莲花湖湿地资源,发挥集聚效应,通过自驾车露营基地、星级乡村酒店及果蔬采摘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莲花湿地东侧文体中心建设,在继续办好公共文化事业的同时,着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打响“文化铁岭、体育名城”品牌,逐步实现从文化体育名市到文化体育强市的转变。

  铁东地区东至自然山体,西至京哈铁路,南至凡河两岸,重点打造东北物流城、东北亚农产品交易中心、文体中心、星悦南岸、金峰旅游小镇、东北物流城、汽车嘉年华、种子交易中心及“万亩花海”等集综合居住、教育、商贸、物流、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重点在于做实做精,形成凡河城区服务业重要增长极。

  2.银州城区发展核

  依据现状基础调整用地结构,划分为中心片区、铁西分区、城南分区、岭北分区四个功能片区。

  中心片区北至柴河、西至京哈铁路、南至长青路、东至龙首山。广裕街、柴河街为南北两条纵轴,以银州路、南马路、南环路东西三条横轴,形成“两纵三横”城市主要发展轴。要突出中央商贸商务特色,将大型商贸服务设施、金融机构、商务楼宇纳入其中,解决面广、分散等问题,重点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特色商街、公共服务、文化娱乐和居住等业态。

  铁西分区位于京哈铁路以西。实施“退二进三”战略,由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转变为集商贸、农资物流、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功能片区,重点推进居然之家、装饰材料市场、万达广场等为骨干的专业市场集聚区建设。

  城南分区位于京哈铁路以东、长青路以南,东至帽峰山。以哥伦布广场等大型服务业项目为依托,建设商贸综合服务集聚区,兼顾居住和公共服务功能。

  岭北分区以龙首市场、果蔬贸易城为核心建设便民服务集聚区,同时打造龙首山——柴河景观长廊,大力发展沿河休闲度假小镇、特色餐饮街巷、综合居住、养老养生地产等业态,重点在于提档升级。

  (二)四城辐射

  “四城”主要开清地区、昌图县、西丰县、调兵山市,按行政管辖形成市(县)、中心镇级和社区级等基本层级,发挥四城辐射作用,从“一盘棋”总体发展布局出发加以考量。

  1.开清地区

  开原服务业空间形态以集聚式布局为主,总体概括为“双轴、三区、一带、多点”。

  “双轴”包括南北向102国道及东西向303省道接清河路发展主轴。南北纵轴发展思路为沿102线从城南至城北的绕城专业市场集聚带,布局发展花木园林、五金建材、医疗保健及物流等专业市场集聚带。以培育龙头市场为出发点,推动龙头专业市场集聚,发挥产业链牵动效应。东西横轴发展思路为以商贸或展贸及园艺博览为主导,逐步布局涉农和涉及生活日用的市场项目,在原有五金、建材和汽配的基础上,继续向东延伸发展汽车下游产业带,坚持“优势拓展、区域协调、产城联动、生态建设”的原则,以“商贸”为主导功能,以“物流”为辅,联动发展低碳环保的高科技产业。

  “三区”包括开原主城区、开原新城区及清河区。

  主城区西起京哈高速,东至102线,南为开原大街与102国道交汇处一线,北邻新城区。该板块定位为核心商业区和现代商贸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逐步在调整中实现升级和完善,用增量来优化调整存量;注重改造传统商贸业态,提升能级,促进集聚,优化结构,建设商务集聚区、特色的商业路街和路街产业带。主城区商业集聚区有两处,一处以盛丰、新都百货为核心,集商务、商业、酒店、文化娱乐设施为一体的商业集聚区。另一处以新建新玛特购物广场为中心,利用周边(市政府)搬迁改造机会,扩大商业布局范围并集聚化发展,形成毗邻火车站的商业集聚区。同时依托铁西工业园产业集聚优势,加快推进开原五金建材市场建设。

  新城区南与主城区接壤,北至清河,西抵京哈高速。该板块定位为生态商务区、旅游休闲区和优质居住区。新城区建设以人口有效增容为前提,通过专业市场集群发展带动就业和经商人口在新城区居住。大力推进核心区特色商业区中高端商业商贸服务体系的构建,推进大润发连锁超市、红星美凯龙项目、德尔家居展示中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汽车租赁、中介服务、电子商务、搬家公司和工业区物流配送、职业技术培训等现代新兴服务业。在新城区东侧外围沿着102国道线发展专业市场集群,形成批发贸易集聚区,在其北侧102国道与辽开高速交汇区域加快推进东北亚(国际)花木城建设。在102国道新华路北段重点推进开源钢材市场项目建设,同时近期积极推进国际草本健康产业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远期可扩展向保税物流园区发展,从而使新城区成为上述产业带发展的后方依托。此外,新城区还应成为现代商务、休闲旅游以及现代新型商业业态的集聚地,通过高水平规划和布局,亮化北方珍稀树种植物园、中央公园、郊野公园、清凤湖四大景观工程,打造开原市的崭新城市形象与生态宜居环境。

  清河区围绕“最适人居”的城市目标,强调生态宜居,体现满族风情,打造品色小镇,凸显“百里湖光山色,一城满韵清风”城市形象,高起点调整和完善服务业空间布局。清河西部城区按照现代化城市的标准,重点开发城西商贸住宅新区、小清河生态水岸,培育发展养老养生产业,同时着力引进和建设专业市场、购物中心,积极发展连锁经营、批发市场等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钢材市场、木材市场和阿尔泰购物中心建设。实现与开原对接整合和一体化发展,拉开城市西进框架。清河东部定位为尚阳湖旅游综合功能区,打造以绿色生态为背景,山水峡谷为韵、民俗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补充,以观光、休闲为主要职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一带”即清河观光游憩带。以生态保育和生态恢复为主要目标,通过植被恢复、水岸提升、景田建设形成生态健康、环境优美景观廊道。依托区域比较优势,借鉴先进的旅游开发策划和建设管理经验,规划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的游乐性项目,同时依托河流水系、主干道路构建的绿道网络,串联区内主要旅游项目和旅游景点,兼具绿色廊道、文化廊道、健康廊道复合功能。

  “多点”即加快小城镇建设,突出庆云、八宝、中固、靠山等中心乡镇建设,发挥节点城镇的辅助作用,提升城镇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高铁站商贸集聚区建设。加大古城影视基地项目推进力度。积极开发山水生态旅游,利用辽金历史文化、本山文化、农村影视基地、辽海湿地等优势资源,着力包装一批旅游项目,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升象牙山、龙潭寺等旅游景区品质。做好温泉旅游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打造开原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认真实施以开原东部生态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打造苗木花卉产业之都,打造榛子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积极申报农产品地理性标识。加快推进林下参、林蛙、蓝莓等特色产业发展,在东部山区基本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目标。

  2.昌图县

  根据昌图服务业发展现有基础和城市定位,确定“一湖、一带、四区、多极”的县域服务业空间布局。

  “一湖”即月亮湖商旅休闲度假区。围绕月亮湖,做好“水韵”文章,利用江心“玉兔岛”,打造水上主题公园。启动临岸五星级酒店和金月湾四星级酒店及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月亮湖北岸景观工程及月亮湖南岸带状公园建设。

  “一带”即银河金廊休闲带。精心设计沿岸景观和滨水建筑,以“花香绿野”为主题形象,营造清馨、时尚的商业氛围,打造集水上运动、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带。

  “四区”包括铁北中心商务区、滨湖新城区、银河园区及铁南综合居住教育集聚区。铁北中心商务区以政府大路、昌盛路、文化大街和站前大街为轴,打造成集精品购物、餐饮娱乐、综合消费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区。滨湖新城区积极完善新区配套,重点推进兴隆商场项目、昌图西站商街社区商街配套,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城湖交融、东北知名的山水生态新城。银河园区重点推进银河园区农产品及农资物流城、装饰材料市场和家具市场项目,加快禧徕乐国际家居建材市场博览城建设,使银河园区成为辐射辽北吉南的农产品、农资、装饰材料及家具集散地。铁南综合居住教育集聚区依托本区教育资源,发展教育综合体,完善服务学生的商业配套。

  “多极”即构筑以光辉新城、八面城镇、宝力镇、三江口镇为主的新兴城镇格局。提升八面城镇、宝力镇、三江口镇、毛家店镇等中心城镇商贸服务业发展水平,发挥节点城镇的辅助作用,建设辽北区域性商贸中心。重点推进八面兴隆城市广场、昌图农机大市场、毛家店钢材市场、昌北蔬菜批发市场等大型批零市场建设,完成亮中黄牛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加快辽河原生态旅游集聚区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建设。

  以资源为依托,加大引进农业大项目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迈进。重点抓好山东六和集团、曙光集团、盛德集团和辉山乳业等农事龙头企业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巨大牵动作用。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和名优农产品。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重点打造九星集团合作社,积极推进中粮集团加入合作社建设,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进入合作社实行土地流转。抓好农业技术推广。

  鼓励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发挥品牌、配送、管理等优势,发展农村连锁店,逐渐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完备的商贸服务网络。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开发太阳山、辽河源、福德温泉小镇、月亮湖、“热都”工业游等旅游项目,切实将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变成为经济优势,全力打造工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区。

  3.西丰县

  以“中国鹿乡——绿色生态郡、天然养生谷、美丽健康城”为城市形象,以西丰镇为核心,开辽公路为轴带,以生命健康、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生态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为推动力,全面提升西丰县的服务业产业结构,形成一核、一轴、三区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一核”即主城区。整个主城区分为西部工业产业园区、中部商贸服务区、南部六安新城区三部分。西部产业园区积极推进南京同仁堂(西丰)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赫恒中草药材泡制提取和植物源功能饮料项目建设,结合生命健康产业,在产业园区内引入高水平的科技研发机构,为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打造产业园区内服务于生命健康产业的特色商业街区;中部商贸物流服务区加快发展物流经济,着力打造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商贸流通集聚区,做大做强中国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建设中草药材交割仓库,打造富有效率的交易平台,把西丰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鹿产品、中药材物流港。加强西丰中心商贸集聚区建设,加强商贸、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专业化改造,大力发展金融、通信、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等新兴服务业,打造针对市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购物的时尚商业街区;南部六安新城区要着力完善商业配套,培养发展养老养生产业,打造健康时尚宜居新城区。

  “一轴”开辽公路、寇河为轴带,串接郜家店镇、西丰镇、更刻镇、安民镇,重点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养殖业、生命健康产业、及商贸物流业,优化环境,打造寇河滨水景观带。

  “三区”分别为北部生态农业区、西南工业区和东南生态旅游区。北部生态农业区主要产业以生态农业和养殖业为主,主要作物有柞蚕、榛子等绿色食品和中草药等医药保健品,重点做好乡镇为中心节点的支农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扶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强桃园圣地旅游集聚区建设。西南工业区靠近铁岭、沈阳,依托沈铁工业发展走廊区位优势,以郜家店镇为发展中心,发展加工制造业、商贸物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技术支持,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推动柞蚕、肉牛、中草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一批深加工项目建设。东南生态旅游区以山地为主,环境优越,鹿资源、林下产业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精品打造城子山旅游度假区,整合挖掘本区高句丽文化,叫响城子山森林氧吧、高句丽文化旅游品牌。加强冰砬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推进滑雪场、温泉小镇等项目开发,依托清朝皇家狩猎文化内涵开发建设森林猎鹿场,形成以皇家鹿文化为主题、以绿色生态度假和森林猎鹿为特色,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温泉疗养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4.调兵山市

  打造“辽金文化、能源新城、煤机集聚、锦绣之都”的城市形象,采取“园区集聚,轴带拓展,极点增长”的布局模式,构建“一带、五板块”的总体布局结构。

  “一带”指沿南北向纵贯调兵山的新梨公路产业聚合带。该产业带是连接大明镇、中心城区、晓南镇的产业发展带型廊道,聚合老城区、新城区以及城北工业区和城南经济开发区两个产业集聚区和一个生物化工园区,未来调兵山市产业发展、要素资源等应强化向该轴带集聚,通过轴带南北向伸展,拉开调兵山经济发展的骨架,成为调兵山经济发展的主体空间。

  老城区着力提升大型购物中心服务功能,打造中心商贸集聚区,同时完善社区商业配套,加快发展城市休闲旅游,打造成商业配套品质高、旅游休闲项目特色丰富、宜居宜业的生态城。

  新城区以打造现代湿地田园生态新城为目标,根据城市人口增容与城市发展程度,稳步推进房地产建设,合理配置大型购物中心、购物广场、商贸集聚区及社区商业配套。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都市旅游业。

  依托城北工业区和城南经济开发区两个产业集聚区和一个生物化工园区,加大扶持力度,培植和发展现代物流骨干企业,构筑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增强调兵山市经济的辐射能力。开发建设工业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加大商贸物流园区开发建设,在城北工业园区配置工业原材料和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重点提升东北煤机物流中心建设。在城南开发区开发配置调兵山综合物流园区,配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整合煤炭市场,在晓明铁路、公路连接点的棚户改造区配置建设煤炭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煤炭运输,建设全省最大的煤炭物流基地。

  “五板块”分别为辽金文化板块、沟域经济板块、温泉度假板块、工业旅游板块、地质生态公园板块。

  (三)一廊隆起

  一廊指的是沈铁工业走廊(尾注[5])。服务业从空间、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与沈阳经济区的发展积极协调,统筹安排。引导产业、城镇建设、就业人口向沈铁工业走廊集中。铁岭的发展必须充分融入沈阳经济区,主动接受辐射,实现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与沈阳经济区内城市的协调发展。有序引导城镇建设向沈铁工业走廊集聚,实现铁岭发展与沈阳中心城的空间对接。引导城际交通系统对接,完善区域交通,实现与沈阳经济区城市快速联通。积极引导产业向沈铁工业走廊集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稳步增长。总体上形成以新城区、银州城区为中心、以开原、昌图、清河、调兵山、昌图为副中心和以新台子镇、腰堡镇、平顶、中固镇等多个中心镇区和若干个综合社区为支点的“主副相长、点面并进”的服务业经济布局架构。合理布局服务业集聚区、社区服务区及服务业重大项目,形成铁岭服务业隆起高地。

  中心城镇要加快发展金融、咨询、信息、技术、广告、培训、商业、物流及科技等新兴生态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以打造山水田园城市、生态型城镇为目标,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景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集聚发展都市旅游产业、养老养生产业。

  工业园区要不断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社会网络体系,为产业集群提供生长环境,加强各要素向工业园区集中布局,坚持发展集约经济,加速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的分离,形成有专业性高、针对性强、关联性强的优质社会网络。要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着力发展集产品展示、商品交易、网上交易、信息交流、金融服务、仓储物流、文化教育、酒店办公和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现代物流业。积极为企业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投资、组建研发中心,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环境。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改造,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通过引入、采用新技术,提高传统工业的生命力,同时发展传统工业向下游产业链延伸。不断提高金融、保险为生产服务的水平,进而推动第三产业优化升级,做到既方便人民群众生活,又能全面为生产服务。

  城郊地区要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运用农业科技化成果与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规模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此实现农业产业的提档升级,强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和示范工作,鼓励国内外优秀企业投资精品农业项目。将现代农业项目与自然地貌、生态环境相结合,构建以都市现代农业风光为主题的大地农业景观,并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一般场镇改造、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充分衔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远近结合立足城郊实际,近期以都市现代农业项目为载体,以打造乡村旅游项目为首任。远期以特色为核心,结合长远规划目标,打造三产联动、公共服务均衡、生活方式现代的新型城郊形态。

  (四)两翼串珠

  两翼指沈铁工业走廊两侧区域,其中东翼包括昌图中西部、开原西部及调兵山北部区域。西翼包括铁岭县东部、开原市东部、昌图县大部区域。本区为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农业产业基础好,未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导产业方向。依托区内公路网络,打造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线,实现现代农业“一县一品”,力争打造1年见雏形,2年显成效,5年成典型。

  服务业空间布局坚持项目为珠、串珠成线、扩线成面、全域推进的工作方法,坚持集中连片布局的原则,各示范线按照既定的定位产业组团式发展,沿线两侧不低于1公里集中展示生态美景,并注重道路两侧对称,统一布局。按照现代农业定位,依据区域比较优势、优势产业基础以及市场供求动态,对支农服务业进行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合理配置农家连锁店及乡镇农资销售网点,打造现代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条。坚持三产联动发展和“业态、生态、文态、形态”四态合一的展现形式,集成政策、改革、项目、生产要素等多种元素,倾力打造示范线现代农业集中连片的农业风光,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1.西翼品牌农业、加工农业、集约农业、观光农业示范线

  包括昌图中西部、开原西部及调兵山北部区域。区内依托S105线、S302线、S303、S17线及G303线等交通网络,沿线以优质粮油、生态有机果蔬、高端种业为特色,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加工农业、集约农业、观光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突出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及产业化优势,重点打造集中连片的粮油高产和生态有机果蔬示范片区,同时带动牛、羊、猪、鹿、禽等畜牧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建立完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及支农服务业社会网络,加快生态乡镇、田园村庄建设。大力发展田园美食、农事体验、观光休闲为主要特征的乡村旅游。

  2.东翼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循环农业、景观农业示范线

  包括铁岭县东部、开原市、西丰县东部、昌图县大部区域。区内依托S103线、S106线、S303、S202线等交通网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循环农业、景观农业。突出高产、优质、高效的特质,实施农经产业示范工程,加快沿线农产品工业园区和花卉观赏园等特色园区建设,集约发展鹿、牛、羊、猪、禽等畜牧业,建立完善农副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及支农服务业社会网络。沿线打造以品牌农经作物(凡河大米、柞蚕、榛子、绿色果蔬)、苗木花卉、土特水产、中药培植、畜牧养殖为本底的生态景观廊道。放大本山文化、康体养生文化、医药文化辐射效应。构建集现代农业观光、河谷湿地山地林盘休闲、主题文化体验、度假小镇、养老养生、主题公园、户外运动基地为一体的全生态健康生活链片区,丰富完善乡村旅游业态,形成东部独特气场的示范线。

第二节  产业集聚

  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服务业集聚的空间载体,与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及城市发展的互动融合紧密相连。为促进铁岭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需培育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产业集聚区,使之成为产业集中区、改革创新试验区、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实现城市振兴创造条件、提供支撑。

  根据全市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为集中土地等要素资源配置,对全市产业集聚区统一规划建设。按照定位明确、科学规划、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区域兼顾、动态管理的原则,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培育21个服务业集聚区(见附录2表1—服务业集聚区)。其中按行业划分:综合类4个,商贸类11个,物流类2个,旅游类4个。按区域划分:凡河城区4个(东北物流产业集聚区、莲花湖湿地旅游集聚区、星悦南岸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凡河城区综合服务业集聚区),铁岭县2个(铁岭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集聚区、铁岭县工程机械再制造交易集聚区),高新区1个(新台子镇综合服务业集聚区),开原市3个(开原专业市场集聚区、开原中心商贸集聚区、开原花木流通集聚区),昌图县2个(昌图中心商贸集聚区、昌图银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西丰县3个(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商贸流通集聚区、西丰中心商贸集聚区、西丰桃园圣地旅游集聚区),调兵山市2个(调兵山商贸流通集聚区、调兵山物流业集聚区),银州区1个(银州区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清河区2个(清河生态文化旅游集聚区、清河中心商贸集聚区),开发区1个(铁岭机动车交易市场集聚区)。

  到2020年,把产业集聚区建成全市各区域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现代产业集聚、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体区域,成为城市功能完善、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宜业新城区,成为带动全市基本实现工业化和东北崛起的主导力量。

第五章  统筹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构建城乡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最终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公共性服务业为根本的产业大格局。

第一节  城乡统筹

一、优化凡河城区和银州城区服务功能

  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功能分区,促进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大力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会展、教育和旅游产业,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积极拓展城市外部空间,形成功能明确、优势突出、互惠共荣的发展格局。

  凡河城区作为主城区构成的一部分,将凡河城区定位为绿色产业新城:区域服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旅游文化中心、滨水宜居新城。使凡河城区发展成为环境宜居之城、文化教育之城和新兴服务之城。

  银州城区作为主城区构成的一部分,加快产业调整,发展休闲经济,将银州城区定位为铁岭中央商务和商业核心区、文旅休闲区、特色商业街区。

二、做强区域性中心县区

  加快县区发展金融、商贸、物流、咨询、培训等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以打造山水田园城市、生态型城市为目标,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景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扶持发展旅游产业、养老养生产业。

  开原定位为商贸之城,建设辽北商贸物流中心、苗木花卉生产、展销基地以及专业市场集聚区;清河定位为养生之城,建设生态旅游基地,养老养生基地,加快开创开清联动、一体发展的新格局。

  昌图定位为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东北绿色农产品流通基地和配销中心以及农业龙头企业服务集聚区。

  西丰定位为绿色土特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东北绿色土特产品交易基地、东北绿色土特产品物流中心以及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

  调兵山要依托现代工业能源基地,挖掘特色资源和文化,开展工业超市、辽金文化旅游中心、工业旅游中心,积极培育老工业文明产业集聚区。

  铁岭县要依托铁南三镇,发展工业企业集聚区和生产性服务产业集聚以及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廊带。

三、壮大重点城镇

  大力发展支农服务业、商贸业,扶持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城镇产业布局,改善中心镇人居环境,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居住小区,鼓励引导农村居民进入中心镇居住和创业,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

四、推进农村发展

  统筹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相对集中居住。继续实施“三通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将现代农业项目与自然地貌、生态环境相结合,构建以现代农业风光为主题的大地农业景观,远近结合,立足乡村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积极开展技能培训。

第二节  产业统筹

  为实现铁岭服务业的战略目标,全面发展各项服务业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选定符合铁岭实际情况而又最富有潜力的“战略性”服务行业,予以重点支持和培育,使之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先导”部门。因为只有成为先导部门,方可藉由外部市场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并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从而获致全盘皆活的效果。未来铁岭将关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稳步扩张公共服务业,最终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以公共性服务业为依托的产业大格局。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专业服务业四大行业。

  以沈铁工业走廊为核心,立足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满足周边地区企业总部集聚发展的需要,加快建设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集聚联动、空间集约利用的生产性服务产业带,加快物流基地、研发中心、商务楼宇、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实现物流服务、金融服务、总部服务、专业中介服务、研发设计、职业教育、管理咨询、工程承包服务等生产服务功能。

  一是工业物流。依托工业产业基地的优势,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工业物流业。

  二是总部经济、以及产品展览与采购交易。利用煤电产业集聚的优势,积极吸引著名的煤电企业和国内煤电集团总部落户,形成中国煤电产业交易集聚中心。

  三是技术培训与研究开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服务业,培育一批专业化技术工人。集聚对相关产业进行专业化改造与升级的研究开发机构,为工业健康发展提供集中化和专业化服务。

  四是配套类生产性服务业。以各类商务楼宇为载体,加快引进专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其他商务服务业。专业服务业重点发展咨询、鉴证、信用服务、评估、代理、经纪和行业组织等中介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会计、法律、税务、审计、评估、认证、培训等中介企业在铁岭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公信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服务品牌机构,促进咨询机构向具有铁岭特色的“专精特优”方向发展。金融服务业重点引进银行网点、信托与资产管理、创业投资担保、评估服务、大型设备融资租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证券期货投资等。

二、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要立足服务铁岭,以发展批发、零售、餐饮以及社区服务业为重点,提升批发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新兴服务业的配套功能,吸引外来人口,服务本地居民。

  零售业是一个地区服务业中的重要构成,它对于繁荣地方市场,便利居民生活,提升城市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打破铁岭零售业发展层级不清、特色不鲜明的局面,向合理布局、壮大规模和实施科学管理的方向转变,并培育大型商贸企业集团,吸收国际国内零售连锁集团,开设大型购物中心,建设档次高、辐射面广的商品市场体系。

  旅游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吸引就业、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及提升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旅游业已成为铁岭市服务业中一个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要抓住凡河城区建设、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旅游资源整合,推进商旅文的融合发展,提升完善现有旅游载体,开发功能性旅游项目,配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力争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稳步发展公共性服务业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加快“四馆一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第六章  主导产业规划

第一节  有序发展零售业

一、发展定位

  聚焦城市核心区域和功能性项目,积极构建商业商务集聚新高地、产城融合发展新平台、转型创新发展新抓手,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能级,提升零售业的规模与质量,形成重点突出、层级分明、布局合理、功能综合、配套完善的现代零售体系。

二、战略目标

  逐步实现商业增长方式由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外延式向集约低耗、优质高效、关注民生、均衡增长的内涵式转变;商业布局由点线为主的带状空间布局向立体化、组群化的多中心转变;商业经营方式由实体经济向虚实结合转变。

三、空间布局

  按照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突出发展重点,提升发展质量,着重打造银州—凡河组团和开原—清河组团。商业布局由点线为主的带状空间布局向立体化、组群化的多中心转变。商业经营方式由实体经济向虚实结合转变。在市域范围内形成市级商业中心、区(中心镇)级商业中心以及社区商业中心梯度链接,同时完善特色商业街区、便利店的发展布局。做强市级商业中心,做优区(镇)级商业中心,做全社区商业,做特商业街,做实便民体系。建设便民、利民的农产品零售网络,打造满足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的15分钟买菜商圈,积极发展高端有机农产品消费俱乐部。形成“两核六心四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两核”:即银州-凡河组团和开原—清河组团两个市级商业中心。两核以转变商业增长方式、提高商业运行质量为主题,依托商业基础和区位条件等优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集聚功能,完善商业设施和经营服务,结合各自的区位特点,开拓延伸新的服务领域,提高商业集约化程度,构筑商业高地,吸引外来消费,加快建设成有影响力的都市商业旺区。

  “六心”(凡河、银州、开原、调兵山、西丰、昌图)凡河城区以旗舰店为引导,通过资源和空间布局的整合重组,创新业态,提升功能,实现与新兴产业有效衔接,提高服务承载力,打造新城的核心商业集聚区;银州城区依托现有商业基础与资源,以“提高档次、优化结构,完善功能”为主旨,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商业核心区,特别是加快推进铁西区万达广场项目落地;开原充分发挥商业传统及区位优势,与新区建设和人口导入相适应,以“商旅文”联动为主线,调整功能,集聚产业,创新业态。调兵山要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打造功能定位准确、空间布局合理、业态设施先进、服务体系完善、信息程度较高的零售业体系。昌图依托重点项目的引进和培育,丰富业态,优化发展结构,提升产业能级。西丰依托环境和特色,完善功能,提升档次,凝练文化,合理配置特色商业街。

  “四片区”:即四个特色服务业功能区。包括轨道交通枢纽商业服务功能区、滨水商务休闲度假功能区、现代商贸功能区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详见附录2表2、附表3表1)。

四、塑造手段

  (一)做美市级商业中心,美化窗口,树立形象

  凡河城区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形成城市新区域的能量核心、凝聚城市多样化的使用功能、创造城市独特的景观环境,培育城市优秀的商业品质、塑造城市现代建筑形象,打造成集购物、休闲、娱乐、居住、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商贸区。未来新区商业建设以提供购物、商务服务、餐饮、住宿、娱乐、商业展示、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为主,辅以商业步行街和天水风情街等特色街区建设,形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商业中心(尾注[6])。

  银州城区是铁岭传统商业区,也是铁岭商业的典型代表。未来银州城区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完善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把银州商业区建设成为高档次、现代化、国际化的综合性商业中心。进一步加强银州城区商业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步行街街面的改造和街灯及景观设施,设计鲜明的标志性标识,展现铁岭商业的新形象;提高银州城区商业的档次和水平,引进高端商业品牌专卖店,打造高端商品区。继续对女人街进行改造和调整,彰显专业化特色,实现商业复兴。

  开原充分发挥商业传统及区位优势,与新区建设和人口导入相适应,与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相衔接,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集聚功能、提升能级,依托产业优势,以建设和提高为主导,实现商业的综合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突出购物、商务、餐饮、娱乐、休闲一体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性,逐步建设成为服务功能完善、商业形象鲜明、产业支撑有力的商业核心,打造铁岭商业旺区。

  (二)做优区(镇)级商业中心,优化结构,支撑产业

  编制和完善区(镇)级商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区(镇)级商业中心,发展区(镇)级商业,进一步完善商业功能。根据各区(镇)路网交通、人口规模、产业基础等条件,建设综合服务型、产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现代居住型等各具特色的区(镇)级商业,引进先进业态,突出集散功能,优化业态结构,改善商业环境,提高整体水平,实现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服务一体化。

  (三)做全社区商业,增强功能,完善服务

  社区商业在城市商业网点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尾注[7]),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为主,社区商业规划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原则,围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主导思想,以“民生”为出发点,扩大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探索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市场运作的机制,营造和谐的社区消费环境。重点抓好菜市场、超市、便利店、大众餐饮店、药房、大众理发店、洗衣店、维修店、废品回收站等必备性业态配置,建立家政服务、养老护理、老年活动等社区服务平台。积极鼓励有规模、有实力、有经验的大型商业集团、品牌连锁经营企业进入社区,鼓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鼓励社区居民尤其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开设加盟连锁企业的商业服务网点。

  (四)做特商业街,继承传统,突出时尚

  特色商业街建设应与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和发扬特色相结合,注重商业与文化、旅游结合,满足特色消费需求,把铁岭地域风貌、商业文化和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入特色商业街区中,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城市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特色商业按网点聚集形态分为综合性商业街和专业性商业街两种类型。综合性商业街是具有相同特点的网点在空间上呈组团式或线状分布,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务的商业集聚区,满足消费者时尚购物、商务办公、餐饮娱乐、文化休闲、都市观光等需要。而专业性商业街主要是具有风土人情和本土特色的精品街区,专业性行业经营明显,同时配套餐饮、住宿、购物等功能,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吸引游客持续消费(详见附录3表2)。

  1.综合性商业街规划

  功能定位:集时尚购物、商务办公、餐饮娱乐、文化休闲、都市观光等功能于一体,体现城市产业和生活功能的综合性、丰富性和多样化;不仅满足本市市民的综合消费需求,也满足各类商务人员和各地观光游客的消费需求。

  区位:一般位于城市商业中心或区域商业中心,是商业中心的核心载体;有立体化、网络化的便捷交通相配套。

  规模:长度一般为500米至800米,最好不超过1000米;宽度宜在20米至30米;营业面积不宜过大,一条商业街有20万平米的商业营业面积即可满足消费的需要。

  业态结构:综合性商业街在业态配置上以主体商城、专业店、专卖店和精品餐饮为主,业态结构中通常是商业零售业占30%~35%,餐饮业占20%~25%,休闲娱乐服务等占30%~40%。

  空间布局:综合性商业街功能配置齐全,拉动消费能力较强,所以从整体布局来看,综合性商业街要做到“一县一街 ”,即在铁岭每个县区都要改造整合一条综合性商业街,且商业街的位置处于各区级商业中心范围之内最为适宜。

  2.专业性商业街规划

  功能定位:专业性商业街区建设的功能定位及行业特色应根据所处区域的人流、消费能力以及当地文化特色来确定,专业性商业街要能够提供专门商品或专业服务,专业性行业经营明显,具有较高知名度,拥有独特的商业魅力,即文化魅力、环境魅力、商品魅力、功能魅力等。

  区位:一般位于城市商业中心区或周边区域,成为商业中心多元化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或在具有历史文化和本地特色积淀的周边区域,以吸引本地消费和外地游客。

  规模:专业性商业街以突显精品特色为主,所以街区面积不宜过大。长度一般为400米至600米,最好不超过800米;宽度宜在20米至30米。

  业态结构:专业街区往往以特定的行业特色和文化作为卖点,所以在业态配置上以专卖店和专业店为主,同时辅以餐饮、娱乐等设施配套。业态结构中通常是商业零售业占40%~60%,餐饮业占15%~20%,休闲娱乐服务等占10%~20%。

  3.便民体系规划

  以“便民利民为民,重商护商亲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商业的持续发展和长效管理,有效构建充分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商业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便民综合服务体系。打造满足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的15分钟买菜商圈。

  引导大型商贸集团新建、改建社区商业中心,带动周边社区商业发展。对现有社区商业进行规范和完善;引进品牌连锁企业入驻社区,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搭建便民服务信息平台,推动和引导电子商务配送企业,逐步拓展电子商务业务;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在社区内兴办超市(便利店)、快餐店、标准化肉菜店和再生资源回收点,努力构建10分钟社区生活消费服务圈。

  重点支持3-5家大型连锁企业在城区发展。包括小型超市、医药店、平价菜店、大众餐饮、社区洗浴等便利店,提供多种便民服务。到2020年,全市便利店等各类社区商业网点达到1万个,基本实现24小时营业。

  打造特色餐饮。以开发餐饮市场、规范餐饮业经营行为为重点,坚持走品牌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挖掘和创新传统名菜、名点、名小吃,举办餐饮节庆,促进地方特色餐饮健康发展。全面促进酒家、酒店加强管理,加大硬件设施改造力度,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酒家、酒店的集团化和连锁经营。

  拓展美容美发等其它服务行业。以便民化、大众化、科技化为主题,以完善社区服务网点、整顿规范经营行为为重点,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治理价格虚假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行业形象。全市力争实现满足居民居住地一公里半径内美发美容、照相、洗染、沐浴网点齐全,美容美发、照相、洗染业、沐浴业规范化经营率达到80%以上。

第二节  积极发展批发业

一、发展定位

  依托铁岭产业优势,做大市场,服务产业,服务生活(尾注[8])。加快建设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专业批发市场网络,重点发展“四大系统,一个体系”。即:努力打造区域性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价格形成和信息发布系统;着力构建与完善服务铁岭工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系统;大力提升服务人民生活的销地型专业批发市场体系; 加快建设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生产要素市场系统;加快市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努力建成匹配于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地位的现代化商品批发流通体系。

二、战略目标

  到2020年,形成电子商务应用率高、物流配送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的新型商品市场体系。近期要依托铁岭农业及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一批集展示交易、电子结算、加工配送、冷链物流、信息发布、检验检测、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跨区域综合性大型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和专业性大型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并利用其核心配送功能,构建由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交易中心(批发市场)交易和配送,直达零售终端的无第二批发环节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1)培育交易额10亿元大型批发市场集群3个;

  (2)培育1个综合实力达全国一流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培育1个综合实力达全省一流的商品交易市场;

  (3)2016-2020年计划建设日用消费品市场3个;

  (4)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2016-2020年,计划建设中小型农产品批市场5个(清河区商业综合体—标准化农产品市场建设、铁岭县李千户镇农产品综合市场、铁岭县双井子镇农产品贸易城、西丰县御林尊邸小区农贸市场、开发区杏园市场);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5个(铁岭粮食批发市场、农产品交易中心、东北寿光果蔬贸易城、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东北亚(国际)花木城);

  (5)到2020年,建设29个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商品市场,其中日用消费品市场3个、农产品市场10个、生产资料市场16个;重点推进3个投资额10亿元以上市场建设项目,其中农产品市场2个、生产资料市场1个。建设煤机、起重机、专用车、换热设备、石油机械等产业集群超市,规划建设腰堡镇汽车零部件物流园、铁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程机械再制造大市场。依托全市现有的汽车4S店、汽车嘉年华、农机大市场,打造东北机动车交易中心。依托东北城,打造农资物流园。建设铁岭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集批发、零售、仓储、配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市场。以铁岭粮食集团为主体,整合10家粮食企业,建设辽北现代粮食产业园,打造东北粮食交易中心。

  2016年,东北城农资物流园、铁岭粮食批发市场、东北寿光果蔬贸易城、开原钢材市场、东北亚(国际)花木城、银州城区居然之家装饰材料城、昌图禧徕乐国际家居建材博览城一期、昌图县八面兴隆城市广场、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均要投入运营(详见附录2表4)。

三、规划布局

  凡河城区以东北城为依托,规划建设全市农资、蔬菜、水产、家禽、副食品大型集散中心。银州城区以现有市场为基础,整合提升现有交易市场服务功能与经营水平,加快做大建材、家居、装饰五金、汽车配件市场集聚区。开原市依托利用区位与交通优势,放大现有市场集聚效应,规划建设花木、建材、五金、钢材等综合型市场集聚区。调兵山规划建设煤电产品工业超市。昌图专业批发市场集聚区,充分利用昌图农业优势,做大农产品交易中心,形成钢材、建材、汽车4S店、农产品交易等市场集聚区。西丰依托“土特西丰”的影响力,新建或改造一批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集团化经营,提升交易与服务功能,实现市场质态跨跃性提升。

四、塑造手段

  (一)构建区域性特色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价格形成和信息发布系统

  加快产地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建设,构建市场引导生产的发展模式。以现有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实施资源整合与资产重组,加大开原苗木、铁岭榛子,西丰土特产以及昌图玉米等现有产地型批发市场投入,新建或改造一批具有现代化特征的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集团化经营,提升交易与服务功能,实现市场质态跨跃性提升,增强市场集聚与辐射力,吸引周边地区相关农、林、牧、渔业产品向市场汇集,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和市场集散地优势,打造铁岭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形成和信息发布体系。

  加快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构建区域性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引导开原、西丰等地大型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加大投入,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改造,扩大交易平台,增强交易服务功能,实现交易一站式服务。加强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与市内外重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物流配送企业的流通链建设,构建畅通的农产品集散渠道。推行全市各大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差别化经营,规划引导昌图农产品交易中心发展农产品,实现与凡河城区农产品交易中心既承接又错位的经营模式,构建铁岭区域农副产品价格形成中心(详见附录3表3)。

  (二)着力构建与完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服务系统,打造服务工农业的生产流通产业链

  围绕铁岭工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走势,加快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建设与发展步伐。在沈铁工业走廊配套规划建设一批服务生产并辐射周边地区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在各地主导工业产业集聚区和大型物流集聚区,规划建设一批配套服务重点工业产业的现代化大型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改造和提升一批现有生产资料批发市场,重点抓好交易商引商成市,引导交易方式和交易手段的升级与创新;衔接公铁水空联合运输,形成一体化生产资料服务系统,构建配套铁岭工业发展的完善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体系,打造生产流通产业链。重点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重点项目:

  开原钢材市场。按照现代理念规划建设,开放式招商,精细化管理,规模化交易,规划建设商业贸易区、信息交易大厅、加工配送区、钢材现货区等四大区域。

  改装车汽配城。加强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吸引外地基础较好的农用汽配企业落户,拓展改装车汽配城的经营范围业态,建立一个集品牌推广、产品研发、OEM加工、质量检验功能一体的改装车汽配集散平台。

  工业超市。依托调兵山煤电设备优势,建立信息化、物流配送、PTP(Person To Person)、维修超市、供货商同盟和企业会员等六大网络,形成集工业品的展示、零售、批发、维修、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流通平台,主要从事煤电生产设备、工具、零配件的流通。

  (三)推动销地型工业品交易市场开展现代化改造,进一步提升服务人民生活的销地型专业批发市场系统功能

  销地型工业品交易市场以现有市场为基础向园区、集聚区集中,重点引导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商场化规范管理,丰富业态,提升档次,提升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重点建设项目安排以配套市场功能完善为主,进行必要的改造与扩建,不提倡以商业地产开发为主的重复建设。

  开原小商品城。市场重点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同时加强物流链接,进一步增强集散地功能,实现市场的升级换代。

  东北物流城。对五金、陶瓷和建材市场进行改造,进一步扩大市场经营规模,提升市场的档次,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喜徕乐商贸城。重点建设综合性商品市场,经营范围包括:副食品、南北货、茶叶茶具、建材家俱、五金电器、体文用品、服装鞋帽、皮草皮革的批发与零售。

  再生资源市场。提升再生资源市场功能,构建集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加工利用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四)加快建设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体系结构,促进经济跃迁

  发展生产要素市场,是建立完整的市场体系、促进铁岭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规划期内,铁岭重点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

  发展技术市场。配合工业发展,依托科技园区,建立技术市场,大力引进和推广高新技术,实现铁岭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房地产市场。建立规章制度,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提高经营者素质,规范经营行为,为房地产中介、交易、置换提供集中、固定经营交易的场所,促进房地产健康、有序发展。

  发展信息市场。发展信息市场,对实现经济信息商品化、社会化,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市场的经营范围包括商品信息、经济协作信息、技术信息、新产品信息、自然资源信息、金融信息、劳务信息、人才信息和国家许可经营的为经济活动服务的信息,以及信息咨询与信息系统、用户软件的开发和售后服务等。

  发展劳动力市场。在规划期内,要进一步完善人才交流中心,并在各集镇设立职业介绍所,建成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健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失业保险、职业培训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服务网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解决开原市工业用人不足和农村劳动力、下岗职工的就业门路。

  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产权交易中心促进企业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为企业兼并、产权交易、闲置资产调剂、资产评估提供全程服务。加强对技术产权交易的引导和服务功能,构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价值实现。

  (五)培育现代化商品批发流通体系

  引导各类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动各类市场按照公司制要求,建立符合市场运作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设与完善促进市场发展的产权结构、决策机制、投资机制和经营管理机制,形成运转流畅的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系统。

  推动交易方式和管理模式创新。指导重点市场建设现代管理信息化平台,包括电子结算系统、市场交易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交易商户信息管理系统、交易信息发布系统、市场内部管理系统等,形成市场对商户、商品检测、可追溯制度、信息、物流配送、污物处理等方面的系统化管理,形成市场建设、市场管理、市场运行现代化机制。

  推动专业批发市场加快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推动各类市场转变运作模式,嫁接科技资源,创新交易平台与交易方式,积极发展网上市场,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实物交易与网上交易互补共进的发展态势。

  推动各类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类市场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引导重点市场建设与完善加工包装、物流配送、商务洽谈、专题会展、餐饮休闲、金融信息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以批发市场为节点与核心的批发流通产业链,增强批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一、发展定位

  以“立足本市,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强大助力”、“服务辽宁,建设辽北转运和配送中心”、“走向世界,打造东北亚商贸物流基地”三大战略思想为指导,加大投入力度,优先发展,通过完善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加强物流园区建设、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培育和扶持重点物流企业、推动物流管理体制改革等手段,提高物流业的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使之成为铁岭市现代服务业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尾注[9])

二、战略目标

  到2020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30家以上。建成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物流产业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初步形成大流通、大发展格局,力争把铁岭市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和东北亚商贸物流基地。

  其中到2020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及税收占服务业税收的比重均提高到10%左右。全市规模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80%;果蔬、肉类和水产品的冷链运输率分别达到25%、35%和45%。

三、空间布局

  根据现有基础条件,将铁岭市物流节点分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节点三个层次。规划建设区域枢纽型物流园区,主要包括东北物流城(四部委批准,与沈阳铁路局合作,铁路直接进园区,年底主体竣工)、东北亚农产品交易中心(铁岭市和中国供销总社、辽宁省供销社三方合作)、银州城区物流园、开原物流园、铁岭县工业物流综合园和九三粮食产业物流园;规划建设地方综合型物流园区,主要为各县、市城区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高铁站、轻轨等物流中心;此外规划在十八个中心镇等重点镇布局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物流配送节点,以完善铁岭市域物流网络。完善物流及信息功能建设,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把铁岭市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具有强大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四、塑造手段

  整合市内物流资源,加速交通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培育规范物流市场。积极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和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引导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

  促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改造业务流程,鼓励和支持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形成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着力培育一批物流服务品牌。扩大物流业对外开放,鼓励兼并重组,加快引入一批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的社会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协调推进公路、铁路建设,加快构建快速、通畅的集疏运体系。做好运输站场、物流节点布局规划,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加快改造市内国、省干道,推进沈铁轻轨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完善凡河城区客运中心,推进快捷公共客运系统建设。

  建设一批特色物流园区和集散、存储、加工配送中心,重点建设产业型物流基地,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继续发挥东北物流城的龙头效应,完善物流及信息功能建设,推动东北物流城周边区域内的小商品城、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形成集聚效应,带动东北物流城协同发展,全面夯实东北物流城品牌。同时推动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形成家电、纺织、机械、建材和农副产品集散地。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体系,提升邮政快递业服务水平,在“最初一公里”和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取得突破。

  积极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和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引导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促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改造业务流程,鼓励和支持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形成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格局。

五、重点项目

  加快发展物流企业。全市培育15个商贸物流企业、2个交通物流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年均增长20%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培育1个物流企业。(详见附录3表4)

  加快建设城市配送中心。全市培育10个配送中心,营业收入实现年均增长20%以上。

  加快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全市培育10个冷链物流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年均增长20%以上。

  提升邮政快递业服务水平。加强邮政行业监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行业发展。到2020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达到3.3亿元,年均递增6%,邮政业业务收入达到3.9亿元,年均递增6%。其中,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630万件,年均递增10%,快递业务收入达到9400万元,年均递增8%。重点快递72小时投递率达到90%以上;积极培育规模化快递品牌企业,实现乡镇邮政局所和部分行政村邮站全覆盖;整合现有快递公司、邮政快递、客运小件快递资源,在凡河城区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小件快递转运中心,构建服务城乡的快递服务网络。

第四节  创新发展教育服务业

一、发展定位

  深刻领悟以职业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服务业对城市人口增容、拉动消费、产业支撑及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意义,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利用高铁、轻轨拉近与沈阳空间距离的区位优势,依托大沈阳高校科研、人才优势,发挥中心城区大专院校和商务楼宇集聚的优势,协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继续强化和完善职业教育之城的基础上,完善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提升素质教育和特种教育,提高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发展网络教育与继续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注重突出规模发展、品牌发展、内涵发展,将铁岭打造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坚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公平均衡,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提高服务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开展服务业理论、政策、商业模式、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应用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逐步提高服务业创新发展能力;围绕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推进教育与科研、产业的紧密结合,满足铁岭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着力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为铁岭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战略目标

  创办“创新创业大学”和创业孵化基地,构建产、学、研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提高服务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开展服务业理论、政策、商业模式、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应用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推进教育与科研、产业的紧密结合,逐步提高服务业创新发展能力。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集成、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同时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构建以高水平、高质量为特点的0-18周岁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构筑从幼教、小学、中学、高中、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到远程教育完善、发达的教育体系。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结构。进一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加强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逐步扩大中职毕业生升高职的比例;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培训适应沈阳经济区建设高端产业高地需要的技能人才,将铁岭打造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

  重点打造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吸引国内外资本发展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注重突出规模发展、品牌发展、内涵发展,将铁岭打造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坚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公平均衡,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接近消费人群的点位,布局教育综合体、青少年教育培训、职业生涯培训、个人兴趣爱好培训、老龄教育培训等满足新兴消费需求的教育培训项目。各县区及中心城镇根据自身优势及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教育功能,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增强,教育综合水平稳步提高。

  以现代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为重点,加快开发对产业升级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重点支持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培育一批高新技术品牌企业,组织实施一批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和示范工程。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进科技服务业全面发展。

三、空间布局

  构建“一核多点”的发展布局。“一核”为凡河城区。构筑从幼教、小学、中学、高中、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到远程教育完善、发达的教育体系,重点打造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吸引国内外资本发展职业教育,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打造铁岭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品牌,同时发挥中心城区大专院校和商务楼宇集聚的优势,在接近消费人群的点位,布局教育综合体、青少年教育培训、职业生涯培训、个人兴趣爱好培训、老龄教育培训等满足新兴消费需求的教育培训项目;“多点”即各县区及中心城镇根据自身优势及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教育功能,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四、塑造手段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着眼于沈阳经济区战略,围绕铁岭市区域产业布局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布局,整体规划职业教育的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聚发展,加速推进新城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

  依托辽宁职业学院、辽宁工程职业学院、铁岭师专、铁岭市信息工程学校加快现代服务技术类、涉农类、加工制造类、机电类等为主导的教育基地建设,同时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的区域辐射作用,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形成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引领,中等职业教育为骨干,其他职业教育和办学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新格局;依托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规模较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会议培训基地。按照工学结合模式提高职教基地建设水平,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创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逐步建立技能认证和测试机制,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积极承办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扩展比赛项目并采用国际比赛标准,打造国际性职业技能大赛品牌;强化职业教育承担社会职业技能培训职能,以市场为导向,为企业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转岗、分流、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技术培训;以职业教育基地为龙头,县级职教中心为依托,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补充,采用多种办学方式,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尾注[10])。

  (二)高水平发展基础教育

  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强化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全面普及学前教育,推进标准化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建设,促进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推广连锁式、集团化幼儿园办园模式,打造学前教育品牌,建立起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以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重视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发挥乡(镇)标准化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

  (三)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

  促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多样化、个性化,争取创建2-3所以培养学生艺术与体育特长为内容的特色高中,重视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的责任纳入当地教育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

  (四)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整体规划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着力打造民办教育品牌,扩大典型的影响力。整合民办教育资源,提高民办教育的规模优势。瞄准未来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教育领域,以青少年教育培训、职业生涯培训、个人兴趣爱好培训、老龄教育培训等为重点,提升市民素质,满足新兴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培训机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一流的教育培训运营模式,提升铁岭教育培训水平。

  (五)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建成以国民教育为基础,继续教育工程为主体,社区教育为重点,网络教育为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电大远程教育资源,搭建远程、开放的终身教育服务平台。整合镇(街)和社区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社会教育资源定期开放制度,政府举办的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各类教育基地等定期向社会免费开放。

  创新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和市民多样化学习需要,开展覆盖城乡的成人职业培训,实施以提升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学历教育。组织实施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社区继续教育发展计划、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计划、转岗再就业培训计划、公民知识和文化素养提升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民培训计划等,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发挥普通高校、电大、进修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社区教育机构等继续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社会化培训,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六)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支撑能力

  利用高铁、轻轨拉近与沈阳空间距离的区位优势,依托大沈阳高校科研、人才优势,发挥中心城区大专院校和商务楼宇集聚的优势,协同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办“创新创业大学”和创业孵化基地,构建产、学、研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提高服务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持续开展服务业理论、政策、商业模式、关键技术、标准规范、应用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推进教育与科研、产业的紧密结合,逐步提高服务业创新发展能力。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集成、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同时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第五节  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一、发展定位

  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发展路径,以“莲花湿地,快乐铁岭”为主题形象,以辽河文化为主线,以铁岭深厚的乡村民俗文化、工业影视文化、表演艺术文化和辽金文化等文化传统为发展基础,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独特的辽河文化产业。在文化旅游产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铁岭生态、人文和区位优势,突出辽河旅游、沟域旅游、温泉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重点打造莲花湖生态文化商务旅游区、凡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柴河景观长廊旅游带、清河观光游憩带、寇河生态旅游带。

二、战略目标

  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良性互动发展为根基,以壮大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创新产业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培育产业主体、推进产业集聚为重点,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不断完善旅游产业综合功能。充分发挥旅游文化产业综合功能,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依托资源与区位优势和城市发展,通过科学规划、战略共振、区域打造、产业融合、城乡联动、特色发展推进铁岭旅游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复合型的旅游度假目的地,打造成为辽宁文化旅游业新的增长极。

  大力发展以六要素为载体的旅游核心产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延长旅游产业链,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协调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与会展、工业、农业、金融保险、医疗保健、知识服务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形成新的产业支柱;培育市场主体,促进旅游企业集团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形成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旅游集团,打造铁岭“旅游航母”;积极推进旅游产业集聚,实现旅游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

  全市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20年,争取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以上。将莲花湿地创建为国家级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2个国家 4A级旅游景区,建设5个星级酒店,争创1个温泉星级酒店,争创5个省级旅游示范区及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高标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高水平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打响“北方水城、快乐铁岭”旅游品牌。

三、空间布局

  在文化旅游产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铁岭生态、人文和区位优势,突出辽河旅游、沟域旅游、温泉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构建“一区四带”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一区”为凡河城区生态文化商务旅游区。以莲花湖湿地公园、万亩花海、环球水世界、酒店、商场、以及文化、博展、会展中心等文化商务和公建设施为主体,积极引进现代休闲业态,全力打造集休闲度假、会展、商务、商业、时尚旅游功能与一体的生态文化商务旅游区。“四带”包括凡河生态文化旅游带、柴河景观长廊旅游带、清河观光游憩带、寇河生态旅游带。因地制宜,发展适合休憩解压的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温泉保健、民俗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康体娱乐、宗教朝觐、特色采摘等旅游产品(详见附录2表6、附录3表7)。

四、塑造手段

  (一)培育核心:旅游景区业

  针对目前铁岭多数旅游景区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业态不新、效益欠佳的状况,按照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人性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和生态化保护的理念,进一步转变体制机制,完善配套服务,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旅游景区,推动旅游景区产业化发展。

  遴选一批资源品位高、发展潜力大的景区项目。通过龙头景区的开发建设,吸引聚集餐饮、购物、娱乐、文化、交通等产业要素,拉长消费链,扩大收入面,带动景区综合经济,形成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

  顺应休闲度假发展需求,建设一批大型旅游度假区,加快培育度假旅游业。依托铁岭湖库、生态、温泉等核心度假资源,按照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要求,科学规划度假区域,加快建设一批高规格大型旅游度假区,深度挖掘资源潜力,形成生态养生、温泉康体疗养、乡村养生养老等多样化、特色化和规模化的度假产业集群,构建旅游景区业新高地。

  针对商务、会展和特色休闲娱乐等高端需求,打造一批专项旅游区,提升产业附加值。

  依托城镇和乡村公共设施、商贸、文化娱乐等社会资源,打造一批经济型国民休闲基地,拓展大众休闲市场。以商业街区、休闲社区、特色旅游乡村、专业化旅游城镇等建设为重点,与食、购、住及休闲度假有机融合,建立开放的新型旅游区发展模式,打造一批经济型国民休闲基地,引导大众休闲产业发展。

  (二)构建平台:旅行服务业

  针对铁岭缺乏有实力的龙头旅行社和专业化小型旅行社、缺少市场细分和特色化服务的状况,按照建设国际旅游集散地的要求,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旅行社集团,加强区域内旅行社整合,全面提高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探索联盟机制,加强分工合作,逐步建立旅游批发零售体系,全面推进铁岭旅行社企业规范化、制度化和品牌化建设。

  做大一批龙头旅行社,推进集团化和国际化建设。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重点发展一批网络完备、品牌响亮、财力雄厚、渠道多元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旅行社集团。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在旅游客源市场建网布点,参与合作与竞争。争取在五年内培育2家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铁岭旅行服务航空母舰。

  打造一批中小旅行社,提高专业化和特色化建设。鼓励旅行社多元化发展,依托特色旅游产品,针对商务、会展、康体、养生等高档旅游市场,逐步形成一批以高效益和新业态为特征的小而强、小而特、小而专的旅游服务企业。

  发展一批旅行终端服务商,实现网络化与便捷化建设。以客运车站、码头等交通集散中心和城市街道社区、农村乡镇等为依托,逐步建立完善城乡旅行服务网络。

  加快旅行社服务的信息化改造。积极引导发展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电子商务旅行服务商,通过整合已有资源,组建铁岭旅游电子商务网。

  构建散客旅游服务体系,促进旅行服务的个性化与现代化。以凡河城区为核心,以主要交通节点和自驾车线路建设为依托,以市内各大型景区为主要节点,完善全市散客旅游服务和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

  (三)夯实基础:旅游交通业

  依托铁岭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针对铁岭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推进旅游交通配套服务,实现全市旅游交通服务一体化和网络化。开发多种旅游交通工具,强化交通方式间的整合与衔接,充分挖掘各种交通方式的旅游功能,促进客运站点提能升级,丰富完善旅游线路,尽可能将旅游交通变为愉悦体验的“交通旅游”。

  (四)优化结构:旅游住宿业

  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思路,以中高档酒店为发展方向,加快建设高档酒店,提升现有中低档酒店;以度假酒店、商务酒店为主体,加快培育经济型连锁酒店、主题酒店、分时度假酒店、汽车旅馆(营地)、乡村民俗客栈等新型住宿业态,建立与铁岭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住宿接待体系。

  引入国际著名酒店品牌,推进高档酒店品牌化;配合旅游中心城市和大型综合项目建设,形成商务酒店群,以高档拉动中低端酒店提档升级,推进经济型酒店连锁化;以客源结构的多元化,推动其他酒店的特色化。

  依托旅游区开发,规划建设特色酒店集群。配合旅游度假区建设,形成度假酒店、产权酒店、分时度假酒店集聚区;配合观光和散客的快速发展,提升经济型酒店;配合自驾车旅游线路建设,形成汽车旅馆(营地)网络;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旅馆群落。

  (五)培育特色:旅游餐饮业

  深度开发铁岭地方饮食文化,大力培育铁岭餐饮品牌,充分融入民族和地域特色,着力打造系列餐饮节庆,建设多元化、满足多层次的餐饮体系,形成强大的餐饮旅游吸引力。

  鼓励开发特色餐饮品牌。挖掘、创新和提升烹饪工艺,开发、推广具有铁岭特色的餐饮系列。重点开发民族风味、地方风味、乡村风味的特色菜肴、名品小吃名点、绿色食品等特色餐饮;鼓励名牌、老字号餐饮店实施连锁经营,重点培育一批知名餐饮品牌名店,打造铁岭餐饮美食品牌;积极引进国际餐饮品牌,规划发展以韩国、日本、俄罗斯等主要客源国为重点的国外餐饮种类。

  逐步建立餐饮服务集聚区。在凡河城区等中心旅游城市和旅游集散地,建设风味特色街区,形成一批上规模、有档次、特色鲜明、相对固定的餐饮服务集聚区,在主要旅游中心城镇和重点景区建设特色饮食街。引导城市近郊和旅游景区发展以“农家乐”为主题的旅游餐饮项目。

  大力培育节庆精品餐饮。依托铁岭荷花节、铁岭民间艺术节、大甸羊汤节、尚阳湖槐花节等节庆,展示铁岭名优美食、风味食品。

  (六)拓展短板:旅游购物业

  积极推进铁岭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创新旅游商品市场引导开发机制,培育和壮大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建立和完善旅游商品销售网络,延伸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产业链条,实现向产业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

  推进旅游商品研发。根据国内外旅游市场变化的需求,多层次、全方位开发专项旅游商品;以系列化、特色化、标准化理念进行旅游商品的设计和包装,并充分融入铁岭地域特色。

  建立和完善旅游商品体系。打造以铁岭榛子、林蛙、鹿茸、中草药、工笔画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商品体系。

  建设旅游商品销售网络。依托新城区建设一批购物商圈和专业性、特色化购物商城、商贸街区,近期在全市重点建设10条具有鲜明经营特色和较大社会影响的多功能商业街,打造形成若干专业商品购物市场。

  (七)做大文化:旅游文化娱乐业

  促进铁岭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文明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动地方特色和国际潮流相联结,实现娱乐产品与游客需求相吻合,形成参与性强、类型齐全、管理规范、文化档次高、服务功能完善的文化休闲娱乐体系。

  挖掘利用铁岭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提升为大型综合性旅游文化娱乐观赏项目。利用铁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在继续做大“二人转”表演艺术的基础上,重点挖掘辽金宫廷文化,打造以旗袍表演、宫廷音乐、满汉全席等为重点的餐饮歌舞宴;挖掘满族民俗风情,形成民俗歌舞演艺节目;挖掘本地历史阶段各类题材,打造最具铁岭特色的大型歌舞节目。

  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旅游文化和体育赛事活动。把铁岭荷花节、铁岭民间艺术节、大甸羊汤节、尚阳湖槐花节,打造和提升集经贸、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会展节事项目和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

  加强铁岭“一场四馆”、戏院、艺术馆、文艺社区、文化街区、村演艺广场等文娱设施建设,打造铁岭谚舞、二人转等旅游文化精品。

  (八)融合发展:旅游会展业

  依托铁岭各型会展中心,加快发展以国际化、专业化、投资贸易型为主的会议和会展业,培育全国性、国际化的会展品牌。进一步完善各类会展的基础建设和硬件设施,规划建设好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及相关交通、运输、服务配套设施。建立全市统一的会展业协调管理机构,负责发展规划、政策措施、行业标准的制订,做好行业协调与管理。

第六节  推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一、发展定位

  依托铁岭市高品质的自然生态资源、中医药资源、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配套的产业支持,按照“突出特色优势,培育市场主体,促进融合发展,提升服务功能”的思路,力求思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支撑,突出重点,着力发展多主体运行、多功能服务的健康养老服务综合体和产业链,注重与相关产业融合,强化与文化旅游互动,完善宠物产业配套,加快构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发展沈阳市场,培育辽宁市场,辐射东北、华北市场,打造“山水家园,生态都市,康体乐土,颐养天堂”的健康养老品牌,把铁岭市建设成为辽宁以至东北乐活养老名城。

二、战略目标

  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总体要求,构建以健康养老产业研发中心为智力和技术支撑,以医疗卫生、中医中药、健康管理、康体养生、休闲养老为发展重点,涵盖“一个中心、五大领域”的健康养老产业体系。以健康养老消费带动经济增长为动力,按照联动发展、内生外引的发展模式,利用铁岭市医药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注重行业之间协同促进,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壮大延伸产业链。打造“研、产、游、购、医、养”于一体的健康养老产业高地。力争用5-8年时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按照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省域知名的定位,满足本地低端养老需求,服务大沈阳城市中端养老需求,辐射全国高端动态养老需求,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及能迅速带动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积极扶持,使其充分发挥带头作用。

三、空间布局

  根据铁岭健康养老产业空间集聚的一般规律、市场需求和区位特征,构建“一核、一廊、两片区”的战略性空间格局。“一核”即凡河城区和银州城区。功能定位为铁岭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层次最高、具有中心城市标志性功能的发展空间,重点发展医疗卫生、康体养生、休闲养老、医药商贸物流、宠物经济等产业;“一廊”为沈铁工业走廊。定位为健康养老产业重要发展廊道,廊道集聚开清、昌图、西丰、调兵山等县市及重要乡镇,分担或共担部分服务功能。重点在构建县、镇(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基础上,发展医药制造、健康食品加工、康体养生和休闲养老产业;“两片区”指沈铁工业走廊两侧区域。其中东片区包括昌图中西部、开原西部及调兵山北部区域。西片区包括铁岭县东部、开原市东部、昌图县大部区域。定位为健康养老的特色功能区。在构建完整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基础上,依托区域特色资源,分类布局,突出特色,重点发展中医中药、医疗康复、康体养生、休闲养老产业,形成“多点布局、要素聚集、有机融合”的空间发展格局。

四、发展路径

  (一)建设铁岭市健康养老产业研究发展中心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技术力量,与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骨干企业及政府部门等联合组建。承担政策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等功能。

  提供产业政策研究与咨询。围绕本地的产业基础,结合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及国家、省产业发展重点,协助制定本地区健康产业发展政策。

  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围绕地区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和重大建设项目,重点聚焦行业带动性强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面向健康产业市场发展,通过“发现、筛选、撮合、转化”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助推区域内健康产业的整合、集聚和发展。

  创新型企业孵化。通过建立融合“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链条,实现“政、产、学、研、医”同步推进。

  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以核心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为纽带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统筹利用各方产业资源,结合现有基础性、公益性的服务平台,面向全行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检测、工程化应用、技术转移、创新孵化、融资服务等产业公共技术服务。

  (二)医疗卫生

  夯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引进人才,整合资源、合作交流、引进国际一流医疗设备和技术等手段,推进铁岭市中心医院及各专科医院提档升级,打造国内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区。放大传统中医诊疗资源优势,大力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为目标,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体系。

  (三)中医中药

  按照“区域协同、错位发展、集聚融合”的发展思路,在中心城区、西丰县、开清地区集中发展以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彰显中医药魅力的服务集聚区,形成集中以医疗、养生康复、药膳、中医药美容、护理安老为一体的中医药养生康复体系,提供中医药精品特色服务,带动中医药产业发展;通过充分整合要素资源、推进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创新企业培育、实施产业集群化战略等发展路径,重点发展人参、鹿茸等特色中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流通行业,突破保健、美容等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形成“主副分明、多元互补”的产品供应体系,把铁岭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中药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

  (四)健康管理

  以预防保健为切入点,推进健康教育社会化,促进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制定全民健康素质教育计划、教材及宣传手册,推进健康教育进学校课堂、进社区家庭。实施全民健康体检计划,以政府购买与个人出资相结合,提供多样化健康体检服务包,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发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科研院所的技术指导作用,以城乡基层卫生机构为主、各级各类健康机构为辅,采取惠民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全民健康动态管理。以建立规范的全民健康档案为抓手,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完成医疗、预防、保健数据及管理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共享,实现全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和互联互通,实现从大医院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康复保健、专科特色医疗、远程会诊、远程健康教育与教学、医疗卫生保障等信息网络化,并逐步与医保、社保、民政等信息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共用。

  (五)康体养生

  深度挖掘传统养生文化资源,诠释传统文化精髓,凸显健康养生概念。充分放大品牌效应,融合中医药、旅游、文体产业发展,以中医养生和文化养生为特色主题,结合药膳养生、美食文化、山水度假、休闲健身等要素,培育一批旅游养生服务品牌,打造富有本土特色的休闲度假产品。通过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建设城乡慢行系统,规范城市管理,进一步推进休闲养生产品、配套和服务升级,将铁岭建成为东北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养生目的地。

  (六)休闲养老

  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大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促使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重点打造优质健康养老福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养老品牌运营商合作,在生态资源优质、区位条件良好、医疗体系完善区域高起点、高水平规划颐养中心,加强养老服务与医疗康复、保健养生、旅游度假的结合度,不断扩大区域辐射面和受众群体,提升铁岭养老服务知名度、美誉度。

  加快推进养老用品产业发展。鼓励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自主培育开发养老用品,不断丰富养老产品的市场供给,壮大养老用品产业发展规模和实力。有步骤的发展宠物经济,在养老集聚区规划宠物一条街,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充分发挥铁岭区位优势,依托物流中心等流通平台,推进网络老年人用品交易服务平台建设。

第七节  整合发展强农支农产业

一、发展定位

  通过系列强农支农服务业的注入,激活农业资源与活力,推动农业的产业集成模式发展。围绕本地主导产品和传统优势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高速两侧300万亩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通过城乡双向的连锁商业进乡镇、进乡村,建立高效的城乡双向物流体系;通过“互联网+”战略引导,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兴农科技服务;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土特农产品通过预售制、直供制或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变革农产品流通模式;同时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打造强农支农金融服务;加快土地流转,构建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信用体系,提升农村征信管理及服务水平。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以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作为重点,产品直接配送到零售终端,满足高、中、低档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等级化管理、规范化包装、品牌化经营、规模化流通。建立起农产品销售索证验证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完善农产品认证组织机构,重点打造铁岭特色、绿色品牌农产品。

二、战略目标

  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实施新菜篮子工程;培育农业双生市场,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及物流快递配送;构筑与沈阳乃至整个辽中城市群协作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区域性全程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动铁岭市农业与文化、旅游、休闲养老等产业的有效集成;加大农村金融扶持力度,通过农业信用保证基金等加强信贷政策指引,有效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培育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农产品上游冷链物流运输和下游冷链物流配送的协同,降低农产品损耗,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三、塑造手段

  按照“市管批发、区管零售”责任划分原则,市管批发、管储备,区管终端、管零售。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积极性,整合各种资源,共同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具有铁岭本土特色的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和精致农业,以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带动铁岭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提升城镇化水平。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结合工业小区、商贸小区、住宅小区建设以及旧镇区改造,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中心城区和小城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和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引导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城市初步建成区向较具现代化标准城市”的三大转变。深化户籍制度及其配套改革,放宽农民进入城镇条件,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改造和提升农村传统集贸市场,鼓励发展城乡联营便利店、餐饮、农村超市等商业网点,培育农村消费市场。依托独特的山、水、自然风光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实施乡村特色旅游等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

  城市支持平价店连锁,建立价格监督控制平台。平价商店在价调基金支持下可有效发挥平抑物价作用,通过缩短流通环节和集中采购和配送降低流通成本,进而提高流通效率。通过价格监督平台的建设可借用市场手段为调控价格运行起到引导和示范效应,通过缩短流通环节和集中采购和配送降低流通成本,进而提高流通效率。

  农村支持农资店连锁,建立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将销售的农资产品纳入平台进行管理,农资经营单位(网点)使用平台进行农资交易,农资交易通过平台打印销售凭证并交由农户,实现从生产厂家、经销商、农户全流程的监管。同时创建农户农资购买卡制度。实行一站式管理服务。

  大力推广铁岭绿色食品。设立铁岭农产品展示展销交易中心,举办参加大型农产品博览会,推动和支持企业借助产品品牌和渠道品牌,通过旗舰店、连锁店、进入主流超市、电商网络4种渠道覆盖全国营销网络。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引导农业企业、中介组织、生产大户与中科院、农大、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加强联系,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突出“技术创新、技术转化、技术示范”,提高科技研发创新能力。

  推进农业科技入户。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重大技术推广力度,继续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

  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大力扶持发展产业化组织、中介组织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新型组织方式。扶持新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完善以农贸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市场开拓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借鉴台湾等地区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与旅游、农村文化、高新技术产业及地产等产业的融合,实现铁岭地区的农业产业集成和升级,发展具有铁岭本土特色的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和精致农业,以现代观光休闲农业带动铁岭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为向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范例。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以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基础,财政、信贷和外资共同投资的多渠道、开放式农业投入机制。积极引导村镇银行组建工作,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开展创建“信用村”、“信用企业”、“信用户”等活动。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探索开展以林权证、农村房屋等资产抵押贷款业务。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第八节  提升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一、发展定位

  加强政府引导,招大引强、扶优做大,激发企业主体作用,以信息平台为资源整合的着力点,以电商园区化聚集发展为手段,以电子商务企业联盟为抓手,提升支柱产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通过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实体经济虚拟化发展,以电子商务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为结合点,以加强保税区及跨境电商发展为突破点,推进铁岭市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工业集群的产业链交易平台,利用本地实体批发和外地网络平台拉动及线下实体批发的带动,放大市场辐射空间,做大流量。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源,加强研发,强化协作,完善服务,建立电子认证体系和金融系统支付网络,构建“N+互联网”、“互联网+N”运营模式,推动电子商务深入开展,为企业之间(B2B)和企业与消费者(B2C)之间提供服务和支持。

二、战略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到2020年,形成较为健全和完善的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公共配套服务和支撑体系,发展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好、电子商务集中度高、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电子商务竞争力较强的中国电子商务核心区;建成特色突出、辐射面广、配套支撑完善、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网上CBD,形成网上网下并驾齐驱协同发展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

  (二)具体发展目标

  到 2020年,引进和培育10—15家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铁岭市设立区域性总部,电子商务企业总数增长到500家,其中培育重点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 60—80家,培育 30 家注册用户超过10万户的本土第三方和垂直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打造6—7个电子商务专业楼宇,含五大重点行业(IT 业、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文化业、物流服务业),电子商务应用比例超过80%。

  加快建设电子商务集聚区。到2020年,至少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1个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电子商务产业园,集聚电子商务服务和应用企业,推动电子商务与铁岭市产业深度融合。

  引进大型电商企业。积极引进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电商企业入驻铁岭,扶持30家电商企业及服务电商的企业,培育5个典型电商示范企业,争创2个省级电商示范企业。

  培育大型电子交易平台,加快各类网上商城建设。培育建成2个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培育1个超百亿元规模的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推动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和私营业主积极应用电子商务开展“O2O”模式交易。

  积极搭建第三方支付平台。引进发展阿里巴巴淘宝网、辽宁新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搭建第三方支付平台,推进支付中心建设。

  融合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线下资源,拓展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组织1个试点县、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开设100个农产品商务信息服务站点,用于开展农产品商务信息进农村、进市场试点工作,拓宽农产品购销渠道。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村经纪人、农产品经销大户利用电子商务渠道,促进产销衔接(详见附录2表7、附录8)。

三、塑造手段

  (一)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工业集群的产业链交易平台

  积极引进大型电商企业入驻,加快凡河城区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培育钢铁、煤炭、专用车、汽车零配件、煤机、塑料化工、粮食、果蔬、苗木花卉、中草药材等领域的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扶持东北亚(国际)花木城、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东北寿光果蔬商城、东北煤机物流中心、东北物流城、海鑫汽配城、东北城农资物流园、铁岭农产品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平台和网上商城建设。积极搭建第三方支付平台,推进支付中心建设。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和私营业主积极应用电子商务开展“O2O”模式交易。推广以自助式信息服务、自助结账系统、移动销售系统为内容的“智能商店”。融合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线下资源,拓展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到2020年,形成特色突出、辐射面广、配套支撑完善、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

  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建设商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之间(B2B)和企业与消费者(B2C)之间提供服务和支持;加快中、小商业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推进标准的商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整合信息资源,为商业企业和开发商提供统一的商业物业信息平台;确立商业信息的标准化规范,统一商品编码,初步形成商品基础信息数据库。

  (二)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的融合

  “十二五”期间,以虚拟平台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立足铁岭,面向世界,为各行业提供丰富、高效和优质的商机信息、产品信息和企业资讯等现代商务信息服务的网上贸易平台;推进电子商务与交易平台、大宗商品市场以及专业市场等的建设结合,实现市场交易资源的优化配置。健全消费信息公布机制,及时发布相关消费指导信息,创建健康和谐的网络购物环境,建设“网上购物天堂”;注重网络营销,打造东北领先、功能齐全、服务水平一流的网上展会品牌。

  (三)积极推动流通企业开展网上业务

  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成立自己的网络销售机构,建立专业的网络平台;利用实体企业品牌的声誉和影响力,通过资源整合建设相应的网上购物企业品牌,实现实体店和网上商店有机融合。

  (四)鼓励核心商业区发展电子商务

  重点推动商业区和名牌商品开展网上销售,形成网上规模和集聚效应。促进商业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引导核心商业街区内知名商家以网上销售带动门店销售,以门店销售支撑网上销售,探索“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互动新途径。

  (五)大力推进商业技术进步

  “十三五”期间,铁岭商业要大力推进商业技术进步。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推进商业科技进步,提高商业的现代化水平。引导企业信息化改造,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无线射频识别等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发展各类“数字商业”;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以自助式信息服务、自助结账系统、移动销售系统为内容的“未来商店”和“智能商店”;积极推广商业低碳、节能和环保技术,以大型商业企业为重点,重点开展建筑节能、空调和照明节能工作,倡导新建大型商业设施应用低碳、环保、绿色的新建筑材料。

  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打造良好发展平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平台、电子认证体系和金融系统支付网络,推动电子商务深入开展。推进电视网络、电话网络、互联网络“三网融合”,扩大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各行业综合电子商务的发展,重点发展“三农”信息服务市场,建立面向“三农”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重点发展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卫生、市政等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信息化服务。搞好家庭上网工程建设,建立信息化社区,推动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加强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和综合性服务的能力,引导大型企业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应用系统,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快速发展。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运用互联网开展政务信息发布、行政审批、行政管理、税费征收等政务活动,提高政府办公自动化水平和服务效率。

第九节  优化发展金融产业

一、发展定位

  初步形成与铁岭市城市地位、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强农支农性金融服务,将金融服务引导至本地区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并培育成长性服务业产业链条,形成产融互动发展新格局。

二、战略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到2020年,全市银行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实现1500亿元和1100亿元,年均增长5%左右。全市纳入上市企业后备库企业数量达到30家,力争每年新增3家挂牌企业,到2020年新增上市公司1-2家,并初步形成具有铁岭特色的上市企业群。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三、空间布局

  依托凡河城区,规划建设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此布局或设立分部,打造金融政策及信息服务、金融产品展示及交易、融资中介服务、金融大讲堂、金融后援服务五大功能区,做到实体与网络平台结合,线上、线下信息互动。

四、塑造手段

  加快凡河城区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实施供应链金融创新,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分部,打造金融政策及信息服务、金融产品展示及交易、融资中介服务、金融大讲堂、金融后援服务五大功能区,做到实体与网络平台结合,线上、线下信息互动。重点推进金融广场、上海股权交易中心铁岭基地项目建设。

  构筑功能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加快金融开放步伐,不断完善银行类、保险类、证券类和非银行投融资类四大金融机构体系,尽快形成主体多元、功能完善、运行稳健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积极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来铁岭市设立机构或拓展业务,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公司,加快建设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等各类涉农金融机构,支持市内大中型企业发起设立或参股银行和保险公司,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集团在铁岭市设立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内容,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服务对各类产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科技企业和“三农”等领域的渗透能力。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贷款、汽车金融、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小企业联保贷款等融资。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多层次融资业务,完善小额贷款工作的长效机制,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支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

  培育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积极探索银行信贷业务、中间业务与创业投资多种形式的结合,完善创业投资服务体系。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协同铁岭各县(市)区,全面实施铁岭市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专项方案,建设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营造安全、高效的外部环境。

第十节  规范发展房地产业

一、发展定位

  充分考虑铁岭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规范纵深优质推进城市化进程,巩固房地产业作为铁岭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总体发展定位为“沈阳经济区新中心、辽北宜居新城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优化供需结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住房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满足各阶层群众的居住需求和各行业发展的功能需求,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实现铁岭发展新定位和产业发展新目标。

二、战略目标

  坚持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充分发挥房地产的拉动性、辐射性和渗透性,以城市房产为基本立足点,围绕人口分布及各区域生态资源、工业集聚区、商业集聚区、旅游综合体等吸引物,优先发展普通住宅地产,适度发展中高档住宅地产,稳步发展工业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产业地产,打造铁岭“宜居之城、创业之城”城市品牌。“十三五”期间,要确保全市房地产开发保持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三、空间布局

  构建“一核、五城、多中心”房地产空间格局。

  “一核”为凡河城区。优化城市职能中心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教育、金融、信息、物流、商贸、会展、旅游、文体卫等产业为支撑,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壮大城市规模,吸引人口向城区聚集,提升城市化水平。重点发展高端商务和商业地产,形成商务商业地产集聚区。以天水河为轴,创建极端集中而繁荣的中央核心区域,成为城市能量与价值创造中心,塑造城市中心CBD的独特性和标识性。加快道路、公园、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步伐,完善文化、体育、医院、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社会事业配套,提高居住商业配套水平。大力推进房地产和物业管理信息服务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沈铁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吸引沈阳居民及商务人士安居兴业,成为“沈阳后花园”及“沈阳市民休闲居所”,成为沈阳居民外购住房的主要选择地之一。加大人口集聚力度,认真总结和推广单户城镇化工作经验,吸引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试行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进城农民在城镇购房的保障能力。大力推进房地产和物业管理信息服务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建立“土地储备库”,防止隐性的土地资产价值流失,实现显性的土地资产价值。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维护房地产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五城”包括银州城区、开清地区、昌图县、西丰县、调兵山市。依托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坚持整体和集约发展,坚持整体用地比例协调和空间疏密有致,坚持旧城调整优化和新城发展联动,大力发展产业地产,稳步发展住宅地产,促进房地产业优化升级。稳步推进重点集聚区内商业地产的开发建设,发展总部楼宇、现代商务商贸地产、星级酒店,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商业街和多功能商业街。新城区房地产发展要坚持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增强凝聚力和服务辐射带动功能。老城区要加强旧城改造,优化交通及市政设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高城市建设品位。中心城镇要合理配套商业地产,在旅游资源丰富、文化资源集聚区,加快发展旅游景区、特色古城、温泉小镇、品色小镇等旅游地产,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养老养生地产。

  “多点”包括新台子镇、腰堡镇、凡河镇、八面城镇等铁岭市政府规划建设的十八个中心城镇。要稳步推进新城区和镇中心房地产建设,合理配套商业地产,重点发展工业配套地产,在旅游资源丰富、文化资源集聚区,加快发展旅游景区、特色古城、温泉小镇、品色小镇等旅游地产,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养老养生地产。

四、塑造手段

  (一)精品打造商业地产

  加强商业地产规划。完善商业布局,加强社区中心的中小型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寻求科学的开发模式,塑造城市中心CBD的独特性和标识性,广泛借鉴商业地产开发的成功经验,合理规划商业类物业开发,降低投资风险。整合现有空置商业用房,统一规划,形成特色街区,带动临街商业发展,降低商业用房空置率。

  优化房地产业内部结构。适当提高商业地产的比例,带动金融、信息、商贸、商务、会展、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引导铁岭市商业地产从粗放型经营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形成以主流商家为导向的商业地产竞争新格局。

  中心商业区建设。加快商圈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中心商业区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凡河城区中央商务区等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内商业地产的开发建设,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商业街,在现有商业布局基础上,打造集生态、文化、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街。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现代商务商贸房产、星级酒店集群,合理布局商业配套设施。

  促进街区商业升级换代。在中心商业区辐射带动下,加强涵盖休闲、购物、康乐、餐饮、汽车美容等多种业态的主题街区建设,配套大型超市、中心广场、休闲绿地等,为周边消费人群提供丰富商业配套,促进街区商业升级换代。

  推动商业地产物业经营健康发展。鼓励投资商采用整体持有商业商务楼宇等物业集中经营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物业服务机构,提升商业物业经营水平,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楼宇。进一步规范房产租赁经营活动,建立和完善房产租赁信息登记和共享机制,提高房产资源利用效率及房产租赁经营的交易透明度、税收贡献度。

  (二)优化住宅地产结构

  优先发展普通商品住房,适度发展中高档商品房。运用规划、土地供应等手段,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建设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房),以适应中低收入者的购买能力。不断提升住宅房产内在品质,完善社区购物、娱乐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积极开展住房套型评比活动,鼓励设计优秀房型,不断优化住房套型。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对房地产业的拉动作用,大力推行住房拆迁货币化安置,进而促进商品房销售额增长。

  推进新居工程,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人口集聚力度,认真总结和推广单户城镇化工作经验,吸引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努力改善进城农民的居住环境,改建闲置房为农民工新村,为转移进城农民提供良好的安居条件。试行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进城农民在城镇购房的保障能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生活配套,提高进城农民生活质量。

  鼓励发展复合地产。引进城市运营商,鼓励开发复合地产。引导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走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加大中高档商品住房开发力度,打造精品楼盘,切实改善区外购房群体结构。鼓励开发企业自行投资完善小区配套,引导建设集中商业街区,建设酒店、影剧院、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把大楼盘建成一个社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三)大力发展工业地产和旅游地产

  工业地产。立足于建成为沈阳经济区产业转移承接中心,依托沈铁工业走廊区位优势,围绕专用车、煤机设备、机械制造、生物化工、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工业地产。

  旅游地产。依托铁岭优势湖库湿地资源、文化资源、生态农业以及都市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旅游地产开发。打造一批高水平旅游景区、生态社区、温泉小镇、养老小镇、度假酒店,积极发展旅游业配套房产。

  (四)加强房地产品牌及无形资产建设

  进行城市LOGO设计。立足“辽北水城、快乐铁岭”、“成本洼地、服务高地、休闲乐土、创业天堂”等城市形象,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扩大铁岭的影响力,促进房地产业上档升级,建立铁岭房地产个性化品牌,强化铁岭房地产业的品牌认同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归属感。

  树立宜居名区品牌。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保护、洁净的卫生环境,打造最具魅力的宜居名区。加强区域整体的策划包装,通过论坛、新闻发布会、恳谈会等多种有效形式和载体,宣传宜居名区品牌,提高社会影响力、公众知晓度和媒体认同度。

  通过政策引导、开发商让利、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等手段,吸引外地居民来铁购房,鼓励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单位和个人开展团体购房,进而扩大商品房销售;充分利用房交会及二手房交易市场,促进二手房交易,努力增加税收。

  (五)管理精细,扶持有力

  建立“土地储备库”。通过土地储备利用的方式,将大量的非建设用地逐步拨进“土地储备库”(Land Bank),再根据发展情势、用地需求、项目性质、土地增值等因素综合判断,予以保护管制或逐步释放,从而达到调控的目的,既防止隐性的土地资产价值流失,又可实现显性的土地资产价值。

  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维护房地产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扶持力度,简化手续、降低门槛、减少环节、缩短时限,提高房贷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个人住房消费的进一步提升。

  做好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招商工作,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来铁投资,促进建设项目向集约化、综合化、大型化发展,提升产品内在品质,提高房地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进一步宣传落实《铁岭市物业管理办法》(政府令82号);加强对物业管理招投标的监督和指导,全面推行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机制;强化物业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规范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行为。

第七章  保障措施及配套政策

  市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完善机制,推动规划的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根据本规划制定具体配套政策及措施,做好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在政策实施、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和帮助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市服务业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根据需要组织规划的修编。要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节  保障措施

一、建立规划实施机制

  一是通过必要的程序提高规划的刚性。坚持规划为先,将服务业的发展规划、产业的形态布局规划纳入到整个市的总体城区建设规划之中,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二是完善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听证制度,按照规划确立的原则和市场竞争的规律,运用宏观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引导空间布局的调整。三是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实现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是对市场主体的导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施,政府要维护公平竞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四是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估机制。监督和评估规划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协调推进并保障规划的贯彻落实。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规划进行修编。及时总结规划实施中的改革创新及经验、做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完善社会参与和监督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提高铁岭市发展的对外开放水平,承接大沈阳经济区服务业的转移,在更广范围、更深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关注服务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进展,支持各类服务业企业扩大对外合作,从资本引进到资本、企业、品牌、经营、人才、网络、管理全方位的引进、学习、消化和创新。结合重点服务业区域规划建设,针对性地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经验丰富、具有一定品牌、专业化运营的地产开发商和管理运营商,参与项目开发、招商和运营。

三、加强服务业法制化建设

  结合铁岭市实际,积极推进服务业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的制订。通过政策法规引导,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服务环境,推动服务业的繁荣活跃和有序发展。大力宣传学习和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服务业的法律、法规,普及法律法规,全面履行行政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加强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效能。

四、大力培育服务业领军企业

  一是建立大型企业联系点制度,把对全市服务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示范带头作用,集聚辐射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作为重点联系和服务对象。二是建立大型企业信息网络和信息通报制度,在工作协调、网点发展、信息交流、业绩宣传、政策服务、权益维护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专项基金运用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促进大型企业在区域市场与各地企业多形式的合作发展,增强大型商贸集团在国内市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三是引导和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四是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积极利用特许加盟和自由连锁等方式,引导中小企业向组织化与规范化发展。

五、推进电子商务信息企业建设

  一是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推进信息技术在服务业领域广泛应用,促进服务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二是增强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围绕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运用信息技术支撑流通手段多样化、产品个性化,拓展服务范围,提升产业效率。

六、实施重大项目带动

  精心组织和实施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把重大项目带动贯穿于“十三五”规划的全过程,通过项目带动,形成明确的发展导向和对服务业发展的牵动作用。

  一方面与市有关部门共同建立大型服务业项目备案制,建立大型服务业项目数据库,建立服务业设施的信息和预报系统,增强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认真组织重点服务业建设项目的实施,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建立分类指导和跟踪服务,保证项目的按期建成和投入运营。

七、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

  坚持用战略思维、开放视野、发展观念谋划人才工作,规划编制《铁岭市服务业人才工作计划》,明确铁岭市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思路以及具体实施措施,以推动铁岭市服务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同时创新培训方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对专业人才进行专业领域的培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重点骨干企业,积极与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大力培养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高技能、高层次人才。

第二节  配套政策

一、简化审批手续

  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和规章未禁入的民生性服务行业。简化连锁经营企业审批手续,对采用连锁经营的服务业企业实行企业部门总部统一办理经营审批手续后,进行工商注册登记。除药品经营、卫生许可、烟草零售实行“一店一证”外,连锁企业经营书籍、报刊、音像制品等业务由总部向管理部门统一申请办理。

二、土地扶持政策

  项目用地规模应符合国家、省制定的土地使用标准;土地供应采用有偿使用方式,对于政府投资建设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可按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积极支持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产业、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

三、打造优质品牌

  抓紧研究制定铁岭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国家权威机构确认为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省市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企业予以支持。对创新服务流程并广泛应用、信息化管理具有推广价值的企业,对新命名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对举办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型会议、展览、文化节庆活动,对被评为行业先进单位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进行奖励。对有条件直接上市的企业予以积极培育,享受有关培育上市企业的扶持政策。对在全市服务业发展中起到巨大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的品牌进行评比,并给予奖励。

四、扩大就业政策

  认真执行现有就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国家有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推动中小服务业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大对新生服务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发挥服务业优势,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民等从事服务业或进行创业。

五、引导促进政策

  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微利性或完全依靠市场化运作难以发展的服务业企业,给予政策扶持;要鼓励和支持创新经营性服务业企业,积极引导其向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建立服务业发展促进资金,支持服务业体系、设施建设。

六、财税优惠政策

  支持连锁经营服务业企业发展,凡符合条件的,经有关机关按法定程序批准,可由总部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增值税。

  加大财政投入,安排专项奖励,重点奖励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设立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逐年提高服务业引导资金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专项用于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帮助创新性、示范性、带动性强的中小服务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凡当年安置待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可按照有关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相关税收优惠。

  要出台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试点政策,在重大项目建设上给予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对公益性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投入,设立财政专项;价调基金要重点投向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七、拓宽投融资渠道

  对龙头企业、连锁经营企业探索实行仓单质押、商标权质押贷款等方式给予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鼓励为成长性好的小服务业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贷款担保。鼓励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向服务业领域投资。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加大“三农”信贷投入,完善金融服务措施,加强银保信合作等措施为农产品流通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八、优化发展环境

  研制《铁岭市服务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建立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共同推进机制,在物流、旅游、交通运输、商贸、餐饮和社区服务等领域先行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服务业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开展标准的研制;争取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开展市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对试点的地区和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九、继续加强农村流通扶持政策

  加强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增加支持政策和加大对农村投资力度,形成支持乡镇发展的合力,引导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逐步加大扶持力度。健全现代农业体系,继续扩大城乡现代流通网络,城乡结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各地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发展措施,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鼓励中小服务企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

  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做好各项规划措施,深化改革,确保改革措施符合当地实际,保证政策规划等的顺利实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保证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村镇布局,着重发展一批辐射力强的中心镇,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

结束语

  铁岭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也具备了良好的内外部发展条件。因此,首先要做好新闻舆论的导向工作,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加以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的氛围;其次,还要加强对外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的宣传学习。

  《规划》是今后一段时期铁岭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学习、消化和吸收工作,要在《规划》指导下,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实现《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

附录1:规划图则

(一)铁岭市发展区位图

  

(二)铁岭市服务业发展布局图

  

(三)铁岭市服务业空间布局图

  

(四)铁岭市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图

  

(五)铁岭市服务业“产—城—人”互动逻辑框图

  

(六)铁岭市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图

  

(七)铁岭市批发市场空间布局图


(八)铁岭市区特色商业街空间布局图

  

附录2:重点项目

  表1                                                        服务业集聚区

行业类别

名称

简介

规划时间

综合类集聚区(4个)

铁岭(银州)

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

(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位于银州区城市中心地段,东起柴河街,西至光荣街,南起南柳路,北至光荣东路,规划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集中三大中心职能,即商业中心、会展中心和商务中心。以商业服务和休闲购物为重点,以楼宇建设提升和地下空间开发为抓手,重点发展商业综合体、特色商街、公共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娱乐和居住等业态,重点提升银州城区中央商贸商务服务业集聚区功能。打造成为集商贸流通、金融服务、大型专业市场、精品购物、休闲旅游、文化传媒创意、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商业气息的城市中央商业区,

2016—2020

凡河城区综合服务业集聚区

位于铁岭新城区,东起金峰小镇(不含东北物流城),西至铁岭西站,北至莲花湖(不含莲花湖),南到如意湖南岸,规划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集聚区内有金融广场、上海股权交易中心铁岭基地、隆大家庭百货、新都综合市场、金峰小镇、天水河沿岸商业街、农民新村商业区和台湾特色商业街、“一场四馆”项目(育场、体育馆、大剧院、美术馆、游泳馆)、教育园区重大服务业项目。形成以楼宇、总部经济为主,集贸易流通、金融服务、精品购物、电子商务、职业教育、休闲旅游、文化体育、养老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016—2020

凡河城区星悦南岸现代综合服务业集聚区

位于沈阳经济区核心地段--铁岭凡河城区,东起102国道,西至京哈铁路,北起新城区赣江路,南至沈环高速公路,规划占地面积8.6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其中:综合商业区100万平方米,国际社区20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5亿美元(约130亿人民币),打造集住宅地产、星级酒店、名牌购物、国际美食、高端教育、会展礼仪、水上休闲娱乐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2016—2020

新台子镇综合服务业集聚区

位于铁岭高新区(铁岭新台子镇),东起102国道,西至京哈电气化铁路,南以万泉河为界,北至腰堡专用线,规划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2亿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由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三个基地、六大功能服务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服务中心、工程机械检测中心、孵化基地、技师实训基地、生活配套服务基地)组成。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高质量建设,加快发展科技、金融、物流、咨询、信息、技术、广告、培训等新兴生态服务业,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打造一座宜居宜业、配套完整的生态新城。

2016—2020

商贸类集聚区(11个)

开原中心商贸集聚区

(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开原市中心商贸集聚区,东至长征街,南至解放路,北至新华路,规划区域面积2.1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集聚区以商贸流通为主导产业,内有轻工大厅、大商新玛特、新都商贸、盛丰国际和家和美商城等大型服务业企业。进一步招商引资,加大投资,续建维华商业广场、百瑞购物广场、华科城市场和鑫空间地下商城等项目。打造成为集贸易流通、金融服务、精品购物、电子商务为主要业态的商贸集聚区。

2016—2020

昌图中心商贸服务集聚区

以政府大路、昌盛路、文化大街和站前大街为轴,充分利用城市核心区域的人气,以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商贸市场、连锁零售、商务酒店、特色美食街巷、金融服务、汽车租赁、中介服务、电子商务、医疗家政等业态为主导,打造成集精品购物、餐饮娱乐、综合消费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商业区。

2016——2020

昌图银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位于昌图银河区,积极培育城市商业综合体,引进休闲式的高端商业服务,重点推进兴隆商场、昌图西站商街项目,引进国内外知名星级酒店、娱乐、餐饮、体育、健身、电影等企业入住,构建昌图高档商业中心,利用业态复合、客源复合、消费复合的城市综合建设,着力打造成功能齐全、购物方便、环境优雅,集展贸经济、批零交易、创储加工、分拣包装、商品配送、电子商务、住宿宾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商贸新城。

2016—2020

调兵山中心商贸集聚区

位于调兵山大街与中央大街之间,北起铁秀路,南至城南经济开发区生态路,规划占地面积2.26平方公里,总投资10亿元。集聚区内有调兵山市商业大厦、调兵山市兴隆百货有限公司、金都商业广场和调兵山市双燕旗舰卖场等重点服务业企业。打造成为集商贸、餐饮、娱乐、休闲、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商业气息的城市中央商业区,以商业服务和休闲购物为重点,以楼宇建设提升和地下空间开发为抓手,推进业态优化,强化功能整合,打造成为调兵山繁华时尚之区的引领者。

2016——2020

清河区中心商贸集聚区

打造宜游宜居的旅游养生养老小镇,围绕商贸核心功能,全面推进商贸流通和休闲商务功能建设,重点发展综合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及覆盖清河城区的综合商业网络。着力发展特色商业区,发展旅游节事、零售业、文化休闲、餐饮娱乐等,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中介等专业服务,完善业态组合。

2016——2020

东北参茸

中草药材商贸流通集聚区

(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位于西丰县西侧,东起参茸交易市场,西至叉沟河,南起寇河北岸,北至山前地带,总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总投资20亿元。以商贸物流和市场交易为主导产业,整合西丰吉达鹿业有限公司、大明鹿保健品有限公司、金丹药业中草药材经销公司、广丰鹿业有限公司、东兴参茸加工有限公司等500余户企业资源,完善物流、金融、电子商务和休闲娱乐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成为辐射东北区域的集中草药材零售、批发、农技、仓储配送、金融汇兑等功能为一体的商贸流通集聚区。

2016——2020

开原花木流通集聚区

位于开原市新城区与老城区交界处北面、102国道东侧,比邻京哈高速、开辽高速等主要公路,规划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7万平方米,总投资12.6亿元,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建设用地6.7万平方米,将建设商务中心、会展中心、苗木市场、花卉市场及花卉市场日光温室储藏区,二期建设用地17万平方米,主要是扩大规模。三期主要是苗木展示区建设、信息中心建设、电子商务建设和配套的四星级宾馆建设。该集聚区是集商贸、网络信息、网络交易、招投标、期货交易、物流、科研、大型展会、展览展示、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交易中心。力争打造成为全国苗木花卉第一县和全国苗木花卉之都。

2016——2020

铁岭西丰中心商贸集聚区

位于西丰县中心城区,东起晨光西路辽宁美麟集团,西至土特产品交易中心东大墙,南至寇河桥向北延伸到顺城路,北至顺城路,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经营业户2600多家,计划总投资10亿元。集聚区已入驻的较大较大型企业有西丰鹿城商厦、华海云都、鹿城国际酒店和果菜批发市场等10家,该集聚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已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新增营业面积7万平方米。以顺城路、红旗路、大通街为轴,以商贸流通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综合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及覆盖清河城区的综合商业网络。打造成为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综合消费为一体的综合商贸区。

2016—2020

铁岭县工程

机械再制造交易集聚区

位于铁岭县,以工程机械设备的再制造、销售、展览、配送功能为中心,同时配套金融、保险、等服务功能,逐步形成贸易、会展、博览、科研、休闲等区域辐射功能,打造成为工程机械设备交易销售、会展博览、物流配送功能为一体的集聚区。

2016—2020

铁岭机动车交易市场集聚区

位于铁岭开发区,东起102线,西至高速公路,南起东北物流城,北到7S汽车广场园区路以南,规划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以机动车交易为主导产业,内设4S店汽车城、专用车展销中心、汽车检测中心、二手车交易中心、研发中心及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构建特种装备及车辆展示、销售、金融、维修、配件、二手车交易、展示、贸易洽谈、配送功能、汽车文化及休闲娱乐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成为辐射辽北吉南的机动车交易市场集聚区。

2016—2020

开原专业市场集聚区

(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开原专业市场集聚区,南起102线五金城、建材城,北至新城区与老城区交界处北面东北亚国际花木城,东西两侧1公里范围内,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开原专业市场集聚区由开原五金城、建材城、汽配城、钢材市场和煤炭5个专业市场组成,投资25亿元。打造成为辽北地区最大的五金、建材、汽车配件等集散地。

2016—2020

物流类

(2个)

铁岭东北城物流产业集聚区(省级示范服务业集聚区)

位于铁岭凡河城区的东侧,东起102国道,西至京哈铁路,南起凡河,北至嘉陵江路(铁岭县凡河镇政府),占地5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00亿元。该集聚区集合工农业原料及产成品的仓储交易、商品展示、货物配送、电子商务、信息交流、金融结算功能,建设立足东北、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商贸物流集聚功能区和高端生产服务基地。十三五期间,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和市场运营管理力度,注重与国内外大型商贸物流企业的合作,注重安商养商,注重市场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和经济运行质量,打造成为集物流配送、中转储运、转口贸易和商务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

2016—2020

调兵山物流业集聚区

包括调兵山煤机物流园区及调兵山市综合物流园区。大力推进物流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商务服务和会展功能建设,聚集民生物流和工业物流,坚持以工业物流为主,多种经营,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打造成为以集大型博览展示、会议、经贸洽谈、商品交易、信息交流、电子商务及物流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煤机物流及综合物流集聚区。

2016—2020

旅游类集聚区(4个)

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集聚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依托凡河、李千户、大甸子、鸡冠山、白旗寨5个乡镇及辐射横道河子和熊官屯两大山区乡镇的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资源,打造集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度假、运动体验、健康疗养、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文化古。规划突出一乡一特色,错位发展,互动多赢的发展理念。沿河的5个乡镇将呈现不同的形象产业定位:渔歌唱晚凡河镇;花开榛乡李千户;饕餮盛宴大甸子;湖光潋滟鸡冠山;山秀林翠白旗寨。

2016—2020

清河生态文化旅游集聚区

位于清河区境内,东起清河水库坝面;西至张相镇;南至南山滑雪场;北至杨木镇,规划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集聚区内有龙泉山庄、云松大酒店和丽景酒店等大型服务业企业。建成和在建的旅游项目达100余个,旅游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十三五期间,旅游总体规划为“一轴两环三区三镇”,即一轴:大清河文化休闲旅游长廊;两环:环湖泊,环峡谷;三区:龙泉山庄旅游度假区,凤舞山庄旅游度假区,佟屯旅游度假区;三镇:渔港度假小镇,温泉度假小镇,满族风情小镇。整个文化旅游集聚区有七大主要功能: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商业配套、城市居住、养老养生、文化体验。打造成为国家AAAA级休闲旅游度假区。

2016—2020

凡河城区莲花湿地旅游

集聚区

位于铁岭新城区西北角,新城区凤冠山西北侧。湿地公园一、二期占地约9平方公里,基本建设完毕,已对游人开放。三期占地3平方公里,一、二、三期全部建完后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总投资5.73亿元。打造成为集聚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商贸购物功能于一体的国家5A休闲旅游度假区。周边村落要积极依托莲花湖湿地资源,发挥集聚效应,通过自驾车露营基地、星级乡村酒店及果蔬采摘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强休闲度假旅游。

2016—2020

西丰桃园圣地旅游集聚区

位于西丰陶然镇,规划占地面积0.67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12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项目有餐饮娱乐中心、老年康复中心、休闲度假区、旅游观光区、水上游乐区及垂钓场等项目,二期主要建设项目有水上游乐场、高档洗浴中心、十公里景观及拓展培训中心等项目。打造成为以休闲度假为主导产业,集康体健身、餐饮娱乐等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2016—2020

  表2                                                  各层级商业发展的规模要点

布局结构

商业商务建筑面积

两  核

老城区商业中心

15万左右,以商业为主。

新城区商业中心

50万左右,其中商业40%,商务30%,酒店和公寓20%,其他配套设施10%。

四片区

轨道交通枢纽商业服务功能区

轨道交通区域配套商业设施约10-15万

滨水商务休闲度假功能区

滨海旅游区配套商业设施约3万

现代商贸物流功能区

国际商贸城面积约16万,其中配套生活服务设施约2万

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一期建筑约10万,其中配套商业设施约2万

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中心

按5-8万人口的社区规划一个社区商业中心,每个配置面积约2.5-3.5万平方米,共规划5个社区商业中心面积约12.8万。

居住小区商业

按每个居住区人口1-2万配置商业面积约0.5-1万

批发市场

开原苗木花卉市场

打造3-5万平米,集展览、销售、招商、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展示中心。

钢材市场

10万平米左右,其中10﹪用于商业设施配套

五金建材城

10万平米左右,其中10﹪用于商业设施配套

西丰参茸批发市场

5万平米左右,其中10﹪用于商业设施配套

昌图农产品批发市场

3-5万平米的大型综合性市场,10﹪用于商业设施配套

农资专业市场

3万平米左右,10﹪-15﹪用于物流及商业配套

东北小商品城

30万平米,其中商贸城20万平米,6万平米用于商业设施配套,4万平米用于加工、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配套园区的建设。

儿童用品城

5万平米,10﹪-15﹪用于商业设施配套。

电子城

5万平米,10﹪-15﹪用于商业设施配套。

再生资源市场

3万平米,30﹪用于回收区建设,30﹪用于集散区建设,40﹪用于加工区建设。

商业街

辽金文化风情街

300-500米长,辽金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服饰、纪念品集中展示区

古玩一条街

300-500米长,活跃的古玩珍品交易场所

小品文化街

300-500米长,集中展现黑土地幽默文化和剧场演艺的休闲商业街

土特风情街

300-500米长,以本土文化、特产、美食为主题的休闲商业街

园艺博览街

300-500米长,以苗木花卉和农技展示为主题的休闲商业街

宠物一条街

300-500米长,各类宠物及宠物产品的集中展示街区

休闲娱乐街

300-500米长,具有购物、娱乐、休闲等多元化功能的综合性商业街

电子商品街

300-500米长,以零售、品牌展示、分销代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数码科技产品专业街

特色餐饮街

300-500米长,打造铁岭市最具代表性的商务美食专业街

酒吧一条街

300-500米长,酒吧、咖啡厅、迪厅云集的休闲娱乐街区

  表3                                                  商贸流通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位置

银州中央商贸商务集聚区

集商贸、餐饮、娱乐、休闲、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商业气息的城市中央商业区,形成以楼宇、总部经济为主,集贸易流通、金融服务、精品购物、大型专业市场、休闲旅游、文化传媒创意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银州城区,以南马路与广裕街交叉口范围为中心

调兵山中心商贸集聚区

集商贸、餐饮、娱乐、休闲、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商业气息的城市中央商业区,以商业服务和休闲购物为重点,以楼宇建设提升和地下空间开发为抓手,推进业态优化,强化功能整合,打造成为调兵山繁华时尚之区的引领者。

调兵山市中央大街与调兵山大街之间

凡河城区大型服务业集聚区

该项目内集商业零售、娱乐休闲、观光旅游、餐饮影院、精品酒店、办公商业以及居住为一体,致力于满足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需求,打造多功能集聚区。

凡河城区

开原中心商贸集聚区

集中商业商务功能。以商业服务和休闲购物为重点,以楼宇建设提升和地下空间开发为抓手,重点发展商业综合体、特色商街、公共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娱乐和农产品交易、绿色配送等业态。集聚区以商贸流通为主导产业,内有轻工大厅、大商新玛特、新都商贸、盛丰国际和家和美商城等大型服务业企业。进一步招商引资,加大投资,续建维华商业广场、百瑞购物广场、华科城市场和鑫空间地下商城等项目。打造成为集贸易流通、金融服务、精品购物、电子商务为主要业态的商贸集聚区。

东至长征街,南至解放路,北至新华路

开原专业市场集聚区

集农副产品市场、小商品城、汽车4S店、苗木花卉市场、五金建材市场等商品市场的集聚区,同时增强货物储运、配送等物流功能,完善服务配套,打造成为辐射开原及周边区域的专业市场集聚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开原市

星悦南岸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该项目内集商业零售、娱乐休闲、观光旅游、餐饮影院、精品酒店、办公商业以及居住为一体,致力于满足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需求,打造多功能集聚区。

铁岭新城凡河南岸

东北参茸

中草药材商贸流通集聚区

以中草药材市场建设为中心,完善物流、金融、电子商务和休闲娱乐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成为辐射东北区域的集中草药材零售、批发、农技、仓储配送、金融汇兑等功能为一体的商贸流通集聚区。

西丰县

东北城物流产业集聚区

以物流产业为主体,相关服务产业相配套,打造成为集物流配送、中转储运、转口贸易和商务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

凡河城区

铁岭机动车交易市场集聚区

以机动车的销售、展览、寄售、二手车交易功能为中心,同时配套金融、保险、培训等服务功能,逐步形成贸易、会展、博览、科研、休闲等区域辐射功能,打造成为机动车交易销售、会展博览、保险培训功能为一体的集聚区。

开发区

东北亚国际花木流通集聚区

该项目集苗木花卉供求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国际会展中心、物流仓储、珍稀奇特及热带观赏植物园等多功能为一体。

开原滨水新城

铁岭县

工程机械再制造物流集聚区

位于铁岭县,以工程机械设备的再制造、销售、展览、配送功能为中心,同时配套金融、保险、等服务功能,逐步形成贸易、会展、博览、科研、休闲等区域辐射功能,打造成为工程机械设备交易销售、会展博览、物流配送功能为一体的集聚区。

铁岭县

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

该市场以鹿产品、中草药材、及东北土特产品的销售、批发为主,打造成为东北区域最大的鹿产品营销集散地和中草药材产品贸易平台。

西丰县

调兵山时代广场建材城

以家具建材和建材原料的批发零售为主,同时配套餐饮、住宿、娱乐设施等,打造多功能复合的专业建材市场。

调兵山时代广场

东北寿光果蔬贸易城

以水果蔬菜的批发零售贸易为主,同时市场配套信息发布、物流配送、冷链中心等功能。

银州城区贸易城西侧

银州城区居然之家凯隆店

融家装设计中心、家具建材品牌专卖店、家居商场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大型家居建材主题购物中心。

银州城区

银州区地下

商业综合体

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商业气息的城市中央商业区,满足本地居民及游客的一站式需求。

以南马路与广裕街交叉口范围为中心地下空间

东北城农资物流园

以农资的配送、仓储加工、农资交易展示、科研服务为主体的物流园区。

东北物流城

农产品批发市场

以粮油、畜禽肉、禽蛋、水产、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清河区,铁岭县李千户镇,铁岭县双井子镇,西丰县御林尊邸小区,开发区

开原钢材市场

以钢材、五金材料的批发零售为主,同时配套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功能。

开原市

昌图禧徕乐

国际家居建材博览城

以家居建材的销售、展览为一体的专业市场。

昌图县

东北煤机物流中心

集大型博览展示、会议、经贸洽谈、商品交易、信息交流、电子商务及物流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煤机物流展洽中心。

调兵山市

开原市起重机超市

以起重机及起重机配件的销售、展览、贸易洽谈为一体的展洽中心。

开原市

昌图换热设备

产品综合展销超市

集展览、销售、经贸洽谈、及物流服务等为一体的换热设备展洽中心。

昌图县

清河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超市

集展览、销售、经贸洽谈、及物流服务等为一体的换热设备展洽中心。

清河区

铁岭县腰堡镇

生产资料综合市场

以钢材、五金材料、建筑材料、化工产品等生产资料的批发零售为主体的综合性市场。

铁岭县腰堡镇

肉禽加工产品冷库扩建项目

以肉禽产品的加工、仓储、展示、贸易、配送为一体的冷链配送中心。

昌图县

铁岭鑫隆冷链配送中心

集蔬菜加工、仓储、展示、贸易、配送为一体的冷链配送中心。

铁岭县

辽宁嘉丰科技

有限公司农资配送中心

集农资交易展示、仓储加工、物流配送、综合科研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中心。

完善物流仓储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信息平台建设,打造以农资配送功能为主体的多功能复合中心。

  表4                                              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与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凡河城区农产

品交易集散中心

在东北城一带规划建设以农副产品交易为主的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围绕建设全国一流、面向全市、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的目标,按照现代化市场的要求,集聚周围市场的资源优势,加快形成以绿色无公害为基础,高附加值农产品为特色,辐射辽宁周边的农产品集散中心。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对现有资源与生产经营要素进行整合,构建一站式服务的交易区布局;同时,加快建设市场的现代化电子交易系统、结算系统、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创新交易方式,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积极配套园区物流产业,构建完整的农副产品集散系统。

开原花卉苗木

交易集散中心

充分发挥开原花木的产业优势,加大市场投入,规划建设花木交易园区、科技创新园和配套服务区,打造科技研发、基地生产、市场交易和配套服务紧密相连的十亿级产业链。

昌图农产品

交易中心

加快建设粮油食品、南北干货、瓜果蔬菜、肉禽蛋等综合交易区,构建特色交易区与综合交易区相结合的市场布局;同时配套建设电子交易结算中心,市场信息服务中心,为实现交易模式创新打好基础;配套物流企业,形成完善的服务平台,增强市场服务功能。加强行业整合,实行地域资源集中,增加市场的集聚功能,形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配送基地

项目规划于东北城内。采用“生产基地+ 配送中心 + 超市”模式,并与营口港联动。

西丰土

特产交易中心

以西丰土特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规划建设大型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产品批发、物流配送、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集散中心,重点打造鹿茸、人参等特色中草药交易平台,实现综合性与专业性特征的有机融合。

农资批发市场

规划建立农资市场,提供销售、物流、仓储、农技一条龙服务,可以更好地为农业服务。

  表5                                                    职业教育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位置

简介(目标、功能和形象)

辽宁省实验学校星悦南岸分校

凡河城区

学校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设置1-9年级共45个教学班级,按照平均每班45人标准,可容纳2025名学生(小学生1350人,初中675人),占地约45000平方米(约67亩),建筑面积,约32000平方米。附属幼儿园规划设置9个教学班,大、中、小各三个班,可容纳270名幼儿学习生活。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4320平方米(约6.5亩),绿化率均为30%。

铁岭市学生综合实践中心

新建(15-17年)

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对市直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教育。

  表6                                                   旅游文化重点项目

行政区

项目名称

项目概述

铁岭新城

铁岭美术馆

美术馆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配有城市规划展览厅、地球馆展厅、美术馆展厅、报告厅、画室及相关业务用房,具有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服务等功能;

铁岭大剧院

大剧院建筑面积22500平方米,配有剧场、多厅制影院、展示厅、会议厅、排练厅、化妆间、服装室、琴房等业务用房和设备用房,具有演出、排练、观影、教育、交流、服务等功能。

“万亩花海”景观工程

项目作为铁岭特色旅游带的“点睛之笔”,是铁岭市委、市政府发展铁岭旅游产业的积极举措。万亩花海是精心包装设计集观光、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产品。通过设置采摘、娱乐、摄影基地、植物迷宫、垂钓、高尔夫练习、烧烤等临时性活动场地,提高游客参与度,使之由观赏游转化为休闲游,平面游转化为立体游。随着公交线路的调整和旅游专线的开辟,万亩花海将让更多游客领略铁岭新城绿色、环保、生态城市的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

凡河莲花湿地旅游区

打造成为集聚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商贸购物功能于一体的国家5A休闲旅游度假区。周边村落要积极依托莲花湖湿地资源,发挥集聚效应,通过自驾车露营基地、星级乡村酒店及果蔬采摘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强休闲度假旅游。

银州城区

七里屯铁锅炖餐饮一条街

银州城区龙山乡七里屯村,街边写有“铁锅炖活鱼”字样的饭店一家挨着一家。 “铁锅炖活鱼”这一独特的吃法是一个灶台一张桌,桌子中间一口锅,边看烧炖边品尝。在这里进餐不仅找到农家田园的感觉,还可充分享受到脚蹬锅台手把勺的烹饪乐趣。七里屯村地处银州城区近郊,“赫哲人家灶台鱼”、“会友羊汤馆”等已远近闻名,并不断发展转锅和多锅的“铁锅炖活鱼”,还并举办“铁锅炖活鱼”美食节,是休闲体验美食的好地方。

龙山高尔夫球场景区

把龙山高尔夫球场景区打造成全国乃至东北亚的精品景区,确保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

柴河风光带“烧烤公园”

柴河风光带“烧烤公园”项目主打“二个品牌”。“二个品牌”即绿色采摘垂钓游、绿色烧烤特色游。给城市人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休闲度假打造一个理想场所。

开原市

白鹭洲生态型旅游度假区

位于开原东部柴河流域。高起点规划,建设大型度假区,涵盖靠山花木园、凤凰山景区、龙山景区、白鹭洲湿地、麒麟湖景区、九龙洞、古松群景区、老古洞景区、南庙沟景区、龙泉寺风景区、马家寨水库、摩里红原始森林、普度寺等。

开原市百里画廊旅游带

开原中固镇百里画廊旅游带是全国最大的彩色苗木类旅游景区,主要景区有白鹭洲自然保护区、龙泉山城风景区、象牙山风景区、柴河漂流、北方珍稀植物园、《乡村爱情》拍摄基地、《象牙山前传》影视基地等,主要投资项目有花木观赏园、摩里红原始森林游、老古洞探险游、象牙山北坡、象牙山东坡、象牙山南坡、象牙山滑雪场等。

辽海草原旅游区

辽海草原旅游区依托大辽河和辽海湿地,周边为水田区,为多民族聚居之地,旅游基础较好。涵盖庆云镇、三家子乡、八宝镇、业民镇等4乡镇街,面积100平方公里。主要有大辽河漂流、通航等水上游乐区、辽海草原旅游区、辽海湿地旅游项目、辽河湾锡伯民俗旅游等。是一处集合休闲、度假、戏水、采摘、垂钓等多种元素的精品旅游带

开原丝关御路旅游带

丝关御路旅游带为满清前期叶赫国朝贡之路与康熙皇帝两次东巡之路,皇家文化厚重,水乡特色鲜明,旅游基地设施较好。皇家御路旅游带涵盖滨水新城、开原古城、城东乡、威远镇、莲花镇等乡镇街,面积100平方公里。挖掘满清皇家御路历史文化,进一步扩大龙潭山城风景区,深度开发叶赫湖度假区,建设叶赫湖渔村,弘扬本山家乡二人转文化,建成一处集登山、戏水、考古、修学等多种元素的精品旅游带。

开原古城

开原古城位于开原中心城区北部4公里处,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千年古城,曾为夫余、大金、东辽、东夏四国都城,辽、金、元、明、清五朝重镇,古城城墙、古塔、护城河等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厚重,民族民俗文化特点突出是东北四大民族族系融合之地,是辽金文化发祥地、关东文化输出地,具有极高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未来还将建设辽、金、晋、宋七个皇帝的黄龙府项目,大型实景演出黄龙府风云,辽金影视城,集万里长城、柳条边、黄龙府于一体的黄龙塞景区以及古城地产等项目。

本山影视基地

开原松山乡是著名笑星赵本山的家乡,二人转及本山文化氛围浓郁。赵本山的多部乡村题材电视剧都是在开原拍摄,有《刘老根》、《马大帅123》、《同学会》以及《乡村爱情1-6》等。本山影视基地项目主要有本山艺术中心、东北二人转培训中心、本山大剧院、本山影视外景地等,以高规格、国际化的标准打造新型影视城。

砬子山旅游区

砬子山位于开原市李家台镇,是东北地区最具黄山风貌的旅游区,素有“小黄山”之称,宗教文化浓烈,旅游基地设施良好。砬子山旅游区主要有梨山圣母洞、万寿山原始森林、山地穿越探险游等,是一处集登山、考古、修学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实现12座山峰山山有寺庙、峰峰有道场,打造东北宗教名山。

快乐乡村旅游带

重点打造开原大戏院、象牙山、百里画廊等快乐乡村旅游带,丰富开原大戏院等东北二人转地方文化内涵,展示象牙山、百里画廊的影视文化与生态文化,扩大开原对外旅游影响。

锡伯族民族风情园

位于开原庆云镇,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拟规划建设锡伯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展示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铁岭县

熊官屯

位于凡河流域沿岸,柴河穿境而过,凤凰湖三面环山(凤凰山),一面抱水,与银州城区龙首山遥遥相对,呈龙凤呈祥之势,湖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是城市旅游者体验乡村田园生活、返璞归真的休闲旅游圣地。

熊官屯镇区位优越,人杰地灵,矿产、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有辽宁省直属大型柴河水库,建有葡萄酒庄园。未来将建设凤凰湖景区、凤凰山景区、柴河风光带。凤凰湖景区以鱼雁为特色景观,打造高级戏水游乐场、包括水上自行车、水上独木舟、水上飞碟、摩托艇、快艇等水上活动项目。葡萄酒庄园,围绕葡萄酒形成葡萄特色产业。河沿岸建立无公害蔬菜采摘基地,突显了乡村旅游特色,回归自然,开辟“田园超市”及游览的生态新渠道。

横道河子镇

生态旅游观光长廊

地处铁岭县横道河子镇,位于沈铁抚三市交界处,景区内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祭拜过的“神树”、努尔哈赤驻扎过的“想儿山”、一年四季流向棋盘山水库的“蒲河源”、雷锋同志生前所在部队开凿的“雷锋洞”、巧夺天工的象形景观“上石山”、秀峰环绕之中一眼四季不冻的山泉,堪称奇观。红带沟村是全国仅有的爱新觉罗后裔,全村80多户人家都是满族,满族风情浓郁 。将建设满清历史文化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民俗文化基地等项目。打造成以满族特色为主题的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红色之旅、影视基地于一体的旅游综合开发产业集聚区。

大甸子特色

乡村旅游度假区

大甸子镇位于铁岭东部,历史悠久。大甸子镇自然生态资源及其丰富,羊汤美食、苹果、千年寺院、田园式村庄、自然山水等,成为以乡村美食为牵动的东部山区核心休闲区。2006年—2012年大甸子连续7年成功举办了铁岭大甸子羊汤文化旅游节及羊汤美食大赛,并评选了大甸子“羊汤王”。未来将建设大甸子羊汤风情美食街、康乐养老中心、滨河湿地景观区、河岸度假别墅、浅水亲子游乐园、山野风情休闲带、祈福太平文化长廊、康体养生体验园、高科技蔬果基地、湾岭子苹果乐园、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等一系列乡村旅游项目,使其成为都市人群“养生、养心、养老”的理想之地。

十里花溪度假区

十里花溪度假区位于铁岭县东部山区的李千户镇小屯村,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即催阵堡古山城遗址和李成梁宗族墓群。有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明朝威震辽东的一代名将李成梁家族墓地,包括李成梁衣冠冢及其子李如柏、李如松墓。有古庙、古寺、古洞、古碑,遗迹众多;贡榛、花卉、绒山羊、草坪、冷棚香瓜等物产丰富。未来将建设十里花溪农业观光休闲体验中心区、李成梁影视基地、圆梦工厂怀旧体验区等旅游项目,发展嘎巴庄园式常态化乡村休闲度假的体验地,将其打造成“东北地区最浪漫的诗意庄园”。

凡河湿地

乡村休闲度假区

凡河镇定位 “区域生态休闲中心,沈抚铁休闲走廊会客厅,铁岭市中央休闲区”,着力建设以北方水乡为核心的湿地乡村休闲度假区。着力发展湿地观光、都市农业、亲水体验、文化创意、时尚娱乐、旅游地产等产业业态。

白旗寨山地休闲养生区

白旗寨乡发展山地运动、山地民宿、山谷景观、山区特色农产品旅游商品化开发等产业。

龙王顶民俗村

龙王顶民俗村位于鸡冠山乡西部,隶属于长寨子村,紧邻国家2A级景区榛子岭水库,充满神秘色彩以及民俗文化深厚的龙王庙坐落其中。以休闲旅游为理念,重点打造以祈福龙王庙、体验辽北民俗风情和原生态村落文明为特色的乡村休闲体验之地。

五圣山

五圣山位于铁岭县境内,地处铁岭东部,距市区38公里,自然生态资源极其丰富,主峰凤凰山海拔578米。五圣山中心景区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区内森林覆盖率约90%以上,山野资源非常丰富,自然生态极佳,五圣山山川地貌神奇,四个山形青龙山、白虎山、凤凰山、乌龟山与中国流传几千年的风水学中记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相对应,风水文化极为深厚。依托优良的自然景观和宗教背景,将五圣山打造成为铁岭康体休闲宗教文化旅游地。

西丰县

西丰城子山

城子山山城位于西丰县凉泉镇,山城面积2000亩。因山上有座古山城而得名为城子山。城子山山城呈马蹄形,沿起伏的山脊而造。,最低处1.3米,最高处5米,墙体平均厚度1.5米。有东西两座城门,一道泻水门;东、北、南三个高峰上设有瞭望台。山城内有跑马道、点将台、瞭望台、土坑、蓄水池、古庙、古井、土墙、碾盘等十余处古迹遗址。城子山省级森林公园是集优美奇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为一体,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一幅壮丽的画卷。它以“奇松、怪石、林海、古迹”四绝闻名。

寇河沟域旅游

该项目包含冰砬山、诚信湖、西丰镇区域,其中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级景区。林海浩瀚,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全园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而且这里还是清朝皇家围场的腹地。以冰砬山为中心,多种旅游形式可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未来还将建设狩猎场、滑雪场,打造度假旅游胜地。

桃源旅游圣地

位于西丰县陶然镇,打造成为以旅游度假为主导产业,集康体健身、餐饮娱乐等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区,第一期主要建设项目有餐饮娱乐中心、老年康复中心、休闲度假区、旅游观光区、水上游乐区及垂钓场等,入驻企业30户,带动就业0.1万人。第二期主要建设项目有水上游乐场、高档洗浴中心、十公里景观及拓展培训中心等。

调兵山市

调兵山市温泉小镇

已完成项目一期规划、设计工作。施工给排水、供电和道路工程,铺设温泉管道和土地平整工程,温泉酒店、温泉地产建设。

铁煤集团

蒸汽机车博物游览区

把铁煤集团蒸汽机车博物馆景区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精品景区。重点建设铁煤集团蒸汽机车博物馆欧式风情火车站项目,力争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

调兵山金史别院项目

依托宋金战史的史实记载和美丽的历史传说,把金史别院建设成全国资料最丰富、实物图片最详实、采用多媒体网络链接形式的宋金战史文化展示中心,填补国内金文化旅游空白。

兀术古城

位于铁岭城区西35公里的调兵山风景区,距沈阳96公里,前期5000万元,占地176亩,建筑面积达25600平方米,长370米,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餐饮、购物、影视制作等为一体的辽金古城。

调兵山沟域旅游项目

分别位于调兵沟、锁龙沟、高力沟、泉眼沟(包括段家沟),包括五个沟内居住地及两侧部分山体与田地等。因地制宜,制定调兵山沟域经济的多种发展模式,通过龙头项目引导产业集群和要素聚集,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旅游特色商品,全面提升山区旅游业。

调兵山地质生态公园

打造集湿地保育、生态修复、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煤矿塌陷区城市湿地公园,同时打造具有煤炭文化展览、煤炭科普教育、安全培训、工业遗产保护、休闲游憩等多功能的主题公园。

昌图市

辽河源福德温泉小镇

占地约55万平方米。拟规划建设温泉中心、度假别墅、高尔夫球场、婚影基地、薰衣草庄园、音乐广场主题花苑、儿童世界

老城镇温泉旅游度假区

根据项目区的交通现状以及整体规划理念,拟将其规划建设为三带、三核、四园。三带为生态社区带、养生休闲带、现代农业带;三核为文化核、度假养生核、产业核;四园为文化园、养生园、产业园、农业园。

清河区

大清河品色小镇项目

打造集休闲度假、城市居住、养生度假、行政商业于一体的渔港度假小镇,温泉度假小镇,满族风情小镇

滨湖生态旅游区

项目规划拟占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根据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依托乡村自然景观及其周边山地植被资源,拟建设滨湖路基础设施建设、花卉基地、氧吧、露营地、房车营地、高档休闲度假酒店。

沟域旅游

重点建设龙泉山庄旅游度假区,凤舞山庄旅游度假区,佟屯旅游度假区。

清河地热资源开发项目

要重点建设好清河地热资源开发项目,着手筹划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的前期准备工作。

开发区

帽山温泉旅游度假区

基础设施包括:VIP俱乐部、高尔夫会所、马驹会所、接待中心、会议中心、度假酒店、温泉会所、雪花餐厅、度假别墅等。配套服务设施包括:景观湖、景区道路、停车场、广场、电力线(10KV)、光缆线、加压泵站、蓄水池、给水管、小型污水处理一体设备、公厕、垃圾箱、指示牌、跑马场、婚礼摄影城草坪等。

金峰小镇温泉旅游度假村

完善一期留下的剩余工程,包括基础设施,黑色路面、铺装、景观绿化、七星温泉会馆外部装饰亮化、室外泡池完善等,新建标准游泳馆及健身馆一座建筑面积约3500平米;山下新建温泉旅游度假分散式别墅及北欧式温泉旅游村,前期设计、土建工程、外网配套等;园区温泉入户、温泉水进入金峰酒店、凡河温泉谷建设前期设计、土建工程、外网配套等。

  表7                                                   电子商务金融项目

项目名称

位置

简介(目标、功能和形象)

铁岭金融广场

凡河新区如意大厦西侧裙楼一至四层

功能定位为“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生活服务区”,是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多元休闲项目。为进驻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金融机构高管和来铁投资企业家提供居住、休闲、娱乐、商务交流、旅游度假服务。建设“金融政策及信息服务中心、金融产品展示及交易中心、融资中介服务中心、金融大讲堂、金融后援服务中心”五个功能区。总建筑面积8786平方米。

第三方支付平台

凡河新区铁岭金融广场

在金融区发展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面向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基础支撑与应用支撑服务,降低了电子商务的成本,为引导传统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创造了条件。

东北参茸公司“绿金

在线中药材 交易中心”

在西丰县城西,南距沈阳180公里,北距长春190公里

依托东北参茸中草药材交易批发市场,以鹿产品、中草药材、柞蚕产品及其他东北土特产品营销为主的专业在线批发市场。

附录3:新建项目

  表1                                                     零售业新建项目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位置

时间

财富广场城市综合体

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多中心、复合型的中央商务区

银州城区南马路大商新玛特对面

2016-2020

地下商业综合体

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商业气息的城市中央商业区,满足本地居民及游客的一站式需求。

以南马路与广裕街交叉口范围为中心地下空间

2016-2020

火车站中心商业区

对光荣街附近的商业网点和餐饮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引入沃尔玛等大型零售超市,完善功能配套。

火车附近

2016-2020

大型购物超市

在凡河城区社区集中区域招商引入沃尔玛、大商新玛特等大型连锁超市。

凡河城区新都花园南侧

2016-2020

购物中心

规划建设集超市和购物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百货购物中心,满足本地区域需要,吸引沈北新区消费。

凡河镇嘉陵江路南侧

2016-2020

  表2                                                       特色商业街项目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位置

性质

时间

辽金文化风情街

辽金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服饰、纪念品集中展示区

银州城区南马路,龙首山西侧

新建

2016-2020

古玩一条街

古玩店铺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成为活跃的古玩珍品交易场所。

银州城区广裕街中段

改造升级

2016-2020

小品文化街

集中展现黑土地幽默文化和剧场演艺的休闲商业街

银州城区柴河街和新城天水河岸

新建

2016-2020

土特风情街

以本土文化、特产、美食为主题的休闲商业街

银州城区文化街南段

新建

2016-2020

园艺博览街

以苗木花卉和农技展示为主题的休闲商业街

凡河城区长江路

新建

2016-2020

宠物一条街

各类宠物及宠物产品的集中展示街区

凡河城区钟山路和银州城区广裕街北侧

新建

2016-2020

酒吧一条街

酒吧、茶楼、咖啡厅等休闲娱乐场所的集聚区,另外可以开设小品、二人转等艺术馆,融合休闲、娱乐与文化体验功能。

银州城区银州路和新城天水河岸

新建

2016-2020

天水商业步行街

具有购物、娱乐、休闲等多元化功能的综合性商业街

凡河城区天水河岸

新建

2016-2020

新城时尚服装街

精品服装专业店和专卖店的集聚区,同时配套餐饮、娱乐等设施。

凡河城区钟山路

新建

2016-2020

电子商品街

以零售、品牌展示、分销代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数码科技产品专业街

银州城区南马路

新建

2016-2020

银州特色餐饮街

对广裕街夜市进行改造升级,打造铁岭市最具代表性的商务美食专业街

银州城区广裕街

改造升级

2016-2020

银州时尚服装街

原有街区进行整顿改造,打造精品服装专卖店的集聚街区

银州城区广裕街

改造升级

2016-2020

韩日风情街

积极引进韩日餐厅、服装、商品超市等,打造凸显异国风情的主题街区

银州城区柴河街

新建

2016-2020

文教用品一条街

文教用品专卖店的集聚街区,同时配套餐饮、商品超市等,满足周边学生的消费需求。

新城松花江路和钟山路附近

新建

2016-2020

  表3                                                   批发市场新建项目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位置

性质

时间

韩国精品城

完善市场相关功能配套,提供购物、娱乐、餐饮的一条龙服务。

东北物流城附近

新建

2016-2020

台湾精品城

新建

2016-2020

东北小商品城

以市场化带动工业化,加强产地和产业对接,优化供应链。

东北物流城附近

新建

2016-2020

儿童用品城

完善儿童用品产业链,形成市场专业化和丰富化:完善市场功能配套,提供月嫂、幼教等服务。

银州城区银州路与新华街交叉口附近

新建

2016-2020

电子城

集商贸、仓储、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电子产品批零专业市场。

银州城区广裕街南段与南环路附近

新建

2016-2020

苗木花卉市场

完善包装、运输、配送等服务功能,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展会,借助会展业进一步提高苗木花卉的产业化水平。

东北物流城附近

新建

2016-2020

再生资源市场

构建集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加工利用为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银州城区汇工街南段,凡河城区东北物流城附近

新建

2016-2020

汽配城

改造提升服务,形成汽配产业带,打造农用汽配集散平台。

银州城区柴河街南段

改造升级

2016-2020

建材博览城

发展混合业态,逐步引入建材超市业态、小型专业卖场,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银州城区南环路、文化街附近

新建

2016-2020

钢材市场

配套加工配送中心;提供高速、畅通的电子交易商务平台。

银州城区广裕街,新城东北物流城附近

银州城区市场进行改造,凡河城区市场属于新建

2016-2020

农资专业市场

提供销售、物流、仓储、农技一条龙服务,发展连锁超市和专卖店等业态形式,形成农资销售的品牌化和规模化。

银州城区汇工街中段

新建

2016-2020

农副产品综合市场

形成“农户—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特色农产品经营的专业化。

银州城区,凡河城区

银州城区原有的进行改造升级,凡河城区属于新建

2016-2020

  表4                                                  物流业发展项目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位置

时间

综合物流园区

利用公铁聚合条件,规划布局发展综合性物流园区,完善园区功能配套。

高速北出口,102线南侧区域

2016-2020

商贸物流园区

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开发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申请为省级重点产业园区。

东北物流城东侧102线附近及开清结合区域

2016-2020

工业物流中心

在综合物流园区内,规划建设辽北重要的生产资料物流中心,满足本地工业生产和物流服务需求,搭建生产资料交易平台。

高速北出口,102线南侧区域

2016-2020

商贸物流中心

在商贸物流园区内,规划建设辽北核心商贸物流中心,发展新型商贸物流设施,如园林苗木展示交易、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

东北物流城东侧102线附近及开清结合区域

2016-2020

物流配送中心

集中整合资源,发展城市统一配送平台,培育"城市快运"品牌,引导城市物流配送企业统一标识、统一车型。

银州城区汇工街中段

2016-2020

农产品物流中心

立足铁岭、服务东北,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交易和配送等业务,配套必要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在102线及105线等要道

2016-2020

东北农资物流园

完善农资贸易、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服务铁岭农资的对外输出。

东北物流城

2016-2020

冷链配送中心

集蔬菜、肉禽产品的加工、仓储、展示、贸易、配送为一体的冷链配送中心。

铁岭县,昌图县

2016-2020

绿色配送中心

完善绿配平台建设,打造成为服务于市内及沈阳等区域的城市家庭配送基地、农超对接的平台。

铁南三镇及102线、105线等交通要道

2016-2020

高铁集配中心

在高铁车站,建设小件商品集配中心,为高铁做配套服务。

高铁车站

2016-2020

  表5                                                     教育综合体项目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地点范围

时间

金融资本创新平台

秉持金融先行原则,大力扶持地方家庭教育;

凡河城区

2016-2020

学前儿童乐智中心

亲子教育机构、行为养成园、亲子互动园、孕妇妈妈园、儿童兴趣育成园、性格修成馆、文化修养体验馆等;

凡河城区

2016-2020

学龄儿童乐智基地

个性化课外辅导、课外特长育成、四点半托管课堂、成长心理安抚、各种兴趣体验园;

凡河城区

2016-2020

妇女活动中心

配合当地妇联构建需求,引入妇女技能培训、健康帮助、交流沙龙、法律援助、女子综合生活会馆等;

凡河城区

2016-2020

文化交流中心

科技宫、艺术宫、实践营、图书机构、健身机构、博物馆、电影院、咖啡厅、餐馆、电玩城、生活购物等;建议与定制商业资源体有机对接。

凡河城区

2016-2020

家长育成基地

母亲育成馆、父亲育成馆、代际关系养成馆、心理疏导机构、家庭关系调解机构、家庭保健馆、全国亲子活动中心等;

凡河城区

2016-2020

老年服务基地

老年教育技能培训、老年大学、文体活动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

凡河城区

2016-2020

教育文化信息中心

构建行业电子信息交互平台,引入电子信息工程,实现资源共享、集成推广、管理监督等功能;

凡河城区

2016-2020

再就业指导中心

为家长提供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创业基金、推荐就业中心等。

凡河城区

2016-2020

  表6                                                    职业教育项目

项目名称

位置

简介(目标、功能和形象)

时间

启动职业教育基地规划

凡河城区

在新城区集中规划用地,集学历教育、实习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等为一体,吸引各类职业院校进驻,打造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技工摇篮。

2016-2020

“再就业培训中心”项目

凡河城区

成了由低到高、由浅至深,适合所有人进修培训、自我增值的一条龙服务,打造了一条集知识、技能、文化、文凭为一体的适应未来生活的培训。

2016-2020

乡土人才培训基地

凡河城区

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倾斜,重点开展以新品种、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2016-2020

升级职教战略层级工作

凡河城区

由铁岭市级服务业发展战略升级为省级战略或东北区域战略,争取上一级政府支持,跨区域整合职教资源。

2016-2020

产学研基地建设

凡河城区

与辽中城市群企业合作,推动职教学校或培训机构、研究机构与企业发展产学研合作,搭建产学研互动合作平台。

2016-2020

  表7                                                     旅游文化项目

项目名称

功能定位

地点范围

时间

本山影视基地

本山影视基地项目主要有本山艺术中心、东北二人转培训中心、本山大剧院、本山影视外景地等,以高规格、国际化的标准打造新型影视城。

开清

2016

工艺品交易市场

发挥铁岭市工艺美术产品品种丰富、画家和民间艺人众多的优势,以昌图县画家村和西丰县省级剪纸基地为载体,建设工艺美术生产基地,统筹剪纸、雕塑(根雕、泥雕、木雕、面塑)、书画等类产品的设计、创作、生产、装裱和销售,特别要把工笔画、手指画作为重点,做精做大做强工艺美术业。

凡河城区

2016

东北演艺之城

主要内容包括:打造世界一流的“东北二人转”演艺;打造全国一流的“东方斯卡拉”演艺;打造北方独家的“印象铁岭”演艺;打造东北唯一的“铁岭谚舞”演艺。

凡河城区

2016-2020

复古文化社区

通过挖掘满清和金文化,引入宗教文化,开发名人文化,复辟古城文化,培育乡土乡情文化,培植民俗文化,浓缩东北黑土地文化,实施“固化”和“神化”战略,如建设宗教主题公园、东北名人纪念园、知青纪念园、小品名人蜡像馆等。

凡河城区

2016-2020

  表8                                                    电子商务金融项目

项目名称

位置

简介(目标、功能和形象)

时间

银州城区金融商务区

铁岭银州城区南马路大商对街

定位发展高端金融业、保险业等金融服务,引进开发区外资企业营运管理中心,配套发展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行业。

2016-2020

供应链金融平台

凡河城区

在金融中心,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致力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供应链核心信息,给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专业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

2016-2020

跨境电商平台

凡河城区

在综合物流园区内,规划建设跨境电商平台,将铁岭特色产品销售到全国乃至国际,打造铁岭地区品牌。

2016-2020

云计算、物联网产业园

凡河城区

发展建立云计算、物联网产业园,为互联网产业提供配套设施和服务。

2016-2020

区域旅游度假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项目

凡河城区

在东北城物流园内,建立区域旅游度假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平台项目,为铁岭旅游提供服务信息和交易平台。

2016-2020

  尾注

  [1]从建国初期人均GDP不足100美元,到改革开放初期人均GDP200美元,再到2003年的1000美元,到2008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2000美元,再从2000美元到3000美元,一般需要10年至15年时间,比如德国实现前一个阶段用了9年,而后一个阶段用了6年,日本则分别用了7年和4年。日本《产经新闻》称,中国人均GDP在2003年超过1000美元,2006年升至2000美元,从1000美元跨越到3000美元仅仅用了5年时间。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 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十三五期间,我国人均GDP有望突破10000美元,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2] 2015年服务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1.7%,比2010年提高30个百分点。(2010年是31.7%)

  [3]创新是服务业效率提升和质量提高的关键要素。服务业领域的创新主要包括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4]

“双核集聚、四城辐射、一廊隆起、两翼串珠”的主要服务功能

服务门类

双核

四城

一廊

两翼

承担

分担

共担

承担

分担

共担

承担

分担

共担

承担

分担

共担

信息服务业

物流业

文化创意产业

旅游业

金融业

商贸业

房地产业

教育培训业

体育产业

医疗服务业

  [5]

沈铁工业走廊

以102国道为轴线,全长120公里,南起沈铁交会的铁岭县新台子镇,北到辽吉两省交界的昌图县毛家店镇,共涵盖铁岭市17个重点工业园区的10大产业集群。已形成核心区、北部延伸区和东部延伸区三大经济板块。核心区中的先导区包括新老中心城区、市高新技术区、铁岭经济开发区、银州工业园和铁岭县工业园,而开原和清河工业园为中部拓展区,调兵山工业园为西部拓展区,昌图工业园为北部延伸区,西丰工业园为东部延伸区。目标十三五期间实现工业产值1500亿元,使全市人口的60%、就业岗位的70%、经济总量的80%都集中在这条隆起带上。

沈铁工业走廊工业园

由17个重点工业园区组成。与沈阳接壤处至铁岭市区南出口,是全长22公里的工业走廊先导区,先导区从南向北依次开辟了2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园区,各10平方公里的懿路、腰堡、辽海工业园区,七平方公里的凡河工业园区和16平方公里的铁岭市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其中,高新技术园区由自主创业园区、先进制造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橡胶及汽摩配件产业园区、医药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新型建材产业园区和现代物流中心组成,享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实行封闭式管理,是沈阳—铁岭工业走廊的连接地、引擎区。沈铁工业走廊的先导区是发挥引领作用,优先发展的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

沿沈铁工业走廊从先导区依次向北,是规划面积17.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化工、煤化工及矿山机械配套业的调兵山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依托铁煤集团煤炭资源,打造全省煤化工产业基地的煤化工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铸造业的平顶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冶金、机械、生物化工三大产业的开原铁西、城南、中固工业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冶金机械和食品加工业的清河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和配套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及农资产品制造业的昌图银河、老四平、八面城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以冶金铸造和特色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西丰工业园区。目前,这17个重点工业园区都已达到了“七通一平”或“九通一平”。

沈铁工业走廊十大产业集群

分别是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昌图换热设备产业基地、开原起重设备、高新区新能源装备、铁岭县有色金属 、调兵山矿山设备、经济开发区橡塑制品、银州区阀门、清河区专用设备、西丰县医药保健品。

  [6] 

  [7]社区商业要具备以下基本服务功能:一是购物功能;二是餐饮服务功能;三是综合服务功能;四是家政服务功能;五是维修服务功能;六是现代服务功能。

  (1)社区商业规模

  社区商业服务设施规模控制指标

  单位:M2/千人

大型社区(3-5万人)

中型社区(1.0-1.5万人)

小型社区(1000-3000人)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指标

1668-3293(2228-4213)

2172-5559(2762-6329)

968-2397(1338-2977)

1091-3835(1491-4585)

362-856(703-1356)

488-1058(868-1578)

商业服务

700-910

600-940

450-570

100-600

150-370

100-400

  注:该资料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修改版)整理。

  社区商业网点配置要求

人口规模

商业网点配置要求

2000人

设置便利店、生鲜食品超市、书报亭、医药店、餐饮店等网点

5000人

增设综合超市、服务类店铺

2万人

增设中型超市、生鲜食品超市、各类专业店(服装、医药、家电、书店等)、餐饮店

5万人

增设社区型综合超市、生鲜食品超市、各类专业店(服装、医药、家电、书店、维修店、家政服务店、洗衣店等)、餐饮、旅店、文体场所

10万人

增设大型综合超市等。

  (2)发展导引

  根据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需要,合理配置社区商业必备性业态和选择性业态。

  必备性业态——指满足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业态,基本实现社区居民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基本生活需求。

  选择性业态——指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生活的时尚消费的业态。主要包括社区购物(邻里)中心、品牌专卖店、咖啡馆、酒吧、花店、健身房、面包房等。

  在商务部商业改革司的全国级示范社区商业评价规范中,对在建社区的业态结构比例指标为,购物:餐饮:其他服务约为4:3:3。

  结合不同居住区消费特征设置商业业态。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居民区,可以适当设置休闲娱乐、健身和文化网点,比如广东东莞的高尚社区配套商业发展模式。在特殊的居住区,如具有涉外、旅游观光等特征的居住区,要针对特定的生活人群,提升社区商业服务的功能内涵。

  (3)控制导引

  限制发展大型百货店、仓储商场和集贸市场;限制在封闭型社区内部发展扰民商业网点;严格控制新建与住宅简单同构的底商网点;在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聚居区要开办符合其生活习惯和生活特点的商业服务网点。

  (4)规划布局

  社区商业应尽可能使商业设施与居住区分离。按照建设社区商业的空间形态,社区商业布局可分为沿街式、组团式、多点式等建设形式。

  [8] (1)概念:商品交易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设施,有若干经营者入场经营、分别纳税,由市场经营管理者负责经营管理,实行集中、公开商品交易的场所。主要包括消费品综合市场、农产品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综合市场、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等类型。

  (2)分类:按营业面积与营业额划分可分为大型批发市场、中型批发市场、小型批发市场;按集聚形态划分可分为单体批发市场、批发市场群、批发市场园区;按经营商品划分可分为农产品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旅游商品市场、特种商品交易市场。

  (3)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分析

  A、影响因素分析——对产业、交通、物流、城市规划建设等分析。

  B、市场现状分析——对市场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市场规模、交易额、行业结构、建设水平等分析。

  C、区域分析——分析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周边城市商品市场体系的互补与互动分析。

  D、商品流向分析——确定商品流向特点,为地产地销、外产地销、地产外销、外产外销或过境贸易等。

  (4)商品交易市场规划: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旅游商品市场、特种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要求。

专栏:现代物流业发展布局

物流园区布局。根据物流园区辐射地域范围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物流园区可分为区域枢纽型物流园区和地方综合型物流园区。全市培育5个商贸物流园区,营业收入实现年均增长20%以上,重点推进铁岭东北物流城、昌图县老四平工业园区、调兵山市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培育铁岭市交通物流中心。

——东北物流城:位于凡河城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以高度聚合的商贸物流业为支撑,打造以为核心,辐射周边500公里半径的世界级商贸物流总部基地。

——老四平工业物流园:位于昌图县老四平镇,规划面积1000亩。

——调兵山市综合物流园区:位于调兵山市城南,主要服务于城西区、城南区等市区。

——交通物流中心:在102线及105线等要道为依托,规划面积1000亩。

物流中心布局。作为物流节点体系的中间层次,物流中心主要是为某一特定产品或行业服务,通常具有专业性特点和担负承转的重要功能,其与物流园区保持相对独立的关系。根据其辐射范围和带动作用,物流中心可分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地方性物流中心。全市培育10个配送中心,营业收入实现年均增长20%以上。

区域性物流中心有:

——高铁站物流中心:依托沈大高铁,主要服务于铁岭市区的生产和生活,同时面向辽北和辐射全域。

地方性物流中心有:

——物流中心:依托等交通线,主要服务于的生产和生活,同时注重建设辅助服务于都市区物资配送。

物流配送节点布局:区域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要着重考虑人口分布、产业分布、城镇规模等因素。布局在铁岭中心城市内部的配送中心主要是为城市街区日常生活服务,具有明显的消费地指向性,要尽可能接近人口集中的消费地;而布局在城镇的配送中心,主要是对外畅通城镇与外界物流联系,对内主要为周边乡镇生产、生活服务。规划在等重点镇及少数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一般镇布局物流配送中心,以完善铁岭市域物流网络。

  [10] 

  (规划单位:市服务业委)


深圳SEO优化公司坑梓高端网站设计观澜阿里店铺托管木棉湾seo网站推广大浪企业网站改版同乐SEO按天扣费坪山网站搜索优化福永网站建设设计南联网页设计坑梓网站设计宝安百姓网标王推广罗湖英文网站建设光明阿里店铺运营东莞seo优化丹竹头模板推广龙华外贸网站制作坂田关键词排名坑梓百度竞价石岩关键词按天收费吉祥建设网站坪山百度竞价包年推广大芬阿里店铺运营同乐SEO按天收费观澜品牌网站设计光明关键词按天计费大芬网站排名优化大浪网站推广系统罗湖关键词排名横岗百姓网标王推广双龙百度seo荷坳网站关键词优化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深圳SEO优化公司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