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基金:基金经理离职、股权被质押,基金踩雷、发行失败和清盘

中融基金:基金经理离职、股权被质押,基金踩雷、发行失败和清盘
2021年12月17日 21:19 财富大侦探007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2021年以来,中融基金可谓流年不利,负面新闻接二连三出现。先是4月14日,中融安泰一年持有债券募集失败。

再到8月4日,母公司中融信托质押其51%股权。9月18日,中融基金公告新产品“中融内需价值一年持有期”募集失败。

此后的9月24日,中融基金发布公告称,中融融信双赢A/C因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终止运作,并于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生效公告之日起进入清算程序,基金管理人不再接受持有人提出的份额申购、赎回申请。

中融基金接连遭受打击,一方面说明市场行情震荡,募集资金和维持规模困难重重。但也说明了,公募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中融基金的业绩和公司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以至于让持有人对其失去信心。

新基发行失败

多只基金清盘

中融基金一直存在债强股弱的情况。

根据Wind数据,2020年12月31日,中融基金的管理规模达到顶峰1185.69亿元,此后三连降,到2021年9月30日,中融基金的管理规模为1095.35亿元,在行业内排名46名。

从规模来看,中融基金是一家“腰部”公募公司。

(中融基金管理规模变动情况,截图日期:2021年12月13日,数据来源:Wind)

作为一家规模破千亿元的基金公司,中融基金的在管产品主要由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类基金组成,股票型基金的规模仅有19.47亿元,混合型基金的规模也不过161.64亿元,这个规模可以说十分尴尬。

从规模结构来看,中融基金是很典型的“一条腿走路”。

(中融基金在管产品规模,截图日期:2021年12月13日,数据来源:Wind)

2021年9月18日,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关于中融内需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

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10日基金募集结束,中融内需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未能满足《中融内需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该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根据基金招募说明书,中融内需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的备案条件为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3个月内,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份,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且基金认购人数不少于200人。

中融内需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的拟任基金经理是钱文成。钱文成具有8年半的投资经验。2007年7月至2020年6月他历任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票投资研究部研究员、基金经理;2020年7月加入中融基金,现任中融基金的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

在来到中融基金之后,钱文成主要管理混合类偏债类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业绩也非常一般,基本在同类中排名后1/3。

中融内需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的产品概要中写道,“本基金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可见该产品主要投资权益类资产。

(钱文成现任基金业绩与排名详情,截图日期:2021年12月14日,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本就不擅长权益投资的中融基金任命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发行新产品,也难怪“中融内需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会募集失败。

除了新产品募集失败以外,中融基金还存在着存量产品频繁清盘的情况。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15日,中融基金自2019年以来已清盘的基金包括:中融增鑫一年A、中融一带一路、中融鑫视野A、中融融信双盈A、中融量化小盘A、中融量化多因子A、中融0-1年中高等级A、中融融安、中融3-5年信用债A等9只基金,这些被清盘的基金以权益类产品为主。

目前,中融基金仍然有多只基金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红线。

基金经理新手多

团队频繁换血

众所周知,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多年,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造就出色的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

根据天天基金的数据,中融基金目前拥有25名基金经理,在所有公募基金中排名35名,基金经理数量并不算少。

但是中融基金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限仅为1年又231天。其中任职时长不超过三年的有19名,占比达到76%,团队更迭非常频繁。

仅2021年中融基金就有3名基金经理和1名高管离职。

2021年6月21日,中融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副总经理罗杰因个人原因离任,离任日期2021年6月17日。罗杰曾在生命人寿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渤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经理,固收投资经验丰富。

2017年6月加入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11月12日任中融基金副总经理,主管中融基金的固收投资业务,此次因个人原因离职,这距离罗杰上任副总经理不满一年的时间。

其次,今年来中融基金共有3位基金经理离职,分别是杨萍、孙亚超、哈图。

根据天天基金的数据,杨萍于2017年1月加入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之前曾在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招商证券任职。杨萍在中融基金管理的产品均为债券型基金,于2017年6月起担任基金经理,在今年2月离任基金经理,最佳业绩回报为17.16%。

孙亚超在中融基金任职期间,仅管理过中融量化智选混合A、C,管理时间1年又74天,任职回报为28.43%、27.48%,从收益率上看排名在同类中游。

哈图曾在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英大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投资经理。2016年7月加入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策略投资部助理总监。自2018年5月起任职中融量化精选(FOF)A、C的基金经理,今年12月8日离任,任职回报分别为13.91%、11.37%。

2021年以来,中融基金共新聘任基金经理6人,这6人除了刘李杰曾在宝盈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周桓曾在华夏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外,其余4人几乎都是新手,没有基金管理经验。

根据《华夏时报》在2021年7月15日的报道, “中融基金总经理黄震在2020年谈到公司权益类产品的发展时表示,要加大资源支持力度,比如在人才引进、内部资源倾斜、权益类产品设计和发行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都会比以往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成立八年的中融基金,虽然规模已经达到行业中上游,但其实是“一条腿走路”。众所周知,权益类基金对基金公司的投研要求相对更大,也更受基民的青睐。

中融基金一直以来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规模过小,本身难以吸引有实力的基金经理加盟,只能大力启用没有太多经验的新人,又面临着基金经理变更频繁的问题,陷入恶性循环,或导致难以实现长足的发展。

五成股权遭股东质押

债基频频踩雷遭质疑

中融基金在2021年不仅经历了新基发行失败、老基清盘、基金经理频繁离职等问题。中融基金还遭遇了大股东抵押股权的尴尬窘境。

2021年8月4日,经纬纺机(000666.SZ)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中融信托)拟通过质押子公司中融基金51%股权,与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开展流动性支持业务,获得不超过10亿元融资额度,期限不超过12个月。资金用途为日常运营及补充流动性。

公募基金公司股权遭遇质押,在公募圈可谓百年难遇!

这反映出中融基金的母公司中融信托可能面临着资金紧缺的问题。早在2020年12月18日,中融基金进行了工商信息变更,注册资本从原来的11.5亿元减少到7.5亿元,降幅达到35%。减资后,股东及持股比例并没有发生变化,中融信托的出资额从5.9亿元降至3.8亿元,出资占比仍是51%。

根据Wind信息,2020年,中融信托接连踩雷北大方正、华普、泰禾等多家上市公司,还在二级市场的投资频频失利,被困在多家ST公司中。据不完全统计,中融信托是ST兆新、ST尤夫、ST昌鱼等多家ST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一。

2021年又被爆出涉及华夏幸福两笔信托违约,涉资11.2亿元;2月份还有38名投资者联合写信,举报其托涉嫌业务违规导致客户巨亏、资金流向不明。

中融基金本身也因风控能力不足,频频踩雷多次遭受到投资者的质疑,2018年以来多次发生踩雷事件。

2018年一季度,中融融丰纯债A、C踩雷“14富贵鸟”,造成中融融丰纯债A、C份额收益率在该季度分别亏损40.65%、31.36%;2018年8月13日,中融融裕双利踩雷“17兵团六师SCP001”。

2020年4月21日,中融基金旗下货币型基金中融现金增利发布一季报,报告中显示2019年底该基金参与债券质押逆回购业务时遭遇交易方违约,涉及金额0.5亿元。此次“踩雷”源于大连机床旗下债券违约。

此次逆回购交易发生时间为2016年12月7日,而追溯到2016年11月21日,大连机床称因“技术性”原因,“15机床CP003”于2016年11月22日延迟一天兑付应付本息,评级机构下调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至AA-。2016年12月9日,评级机构将大连机床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再次下调至A,并将其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在当时的情形下,大连机床违约风险极高已经是业内众所周知的事情,中融基金依然把大连机床旗下债券作为质押品回购,反映出其风控能力方面或存在不足。

根据东方财富快讯2021年5月12日的报道,“对于投研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中融基金多次表示,已建立相应机制,各项措施在持续不断优化。”

面对新基发行失败、老基面临清盘、多只基金净值不达标、基金经理团队不稳定的现状,中融基金还任重道远。

对于一个基金公司来说,投研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也是扩大管理规模,为基民创造收益的基础。中融基金目前有多只产品规模过小,10只权益类基金(A/C类合并计算为9只)低于5000万清盘红线的就有7只。

(中融基金股票型基金基本情况,截图日期:2021年12月16日,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中融基金的债券型基金虽然规模较大,但收益率也非常一般,不管短期和长期都不及同类平均,甚至近5年的收益率还比不上全债指数。

中融基金债券型基金收益情况,截图日期:2021年12月16日,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

2021年以来,头部基金公司疯狂发行新产品,打造明星基金经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中融基金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仅权益基金经理频繁离职,负责固收的副总经理上任不到1年也选择了离开。

在提高权益投资竞争力的道路上看起来毫无进展,连固收产品在收益率上也没什么优势,甚至大幅落后同类平均业绩。

在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中融基金的管理层更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建设公司的投研体系和风控体系,如何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的基金经理来打破僵局,不然中融基金的掉队也许指日可待。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 五位高管同时离任的背后——江信基金发展将近停滞的七年

  • 侦选好基 | 华安新优选C业绩满屏优秀的“固收+”,机构持有人干嘛跑

  • 侦选好基 | 南方行业精选一年A今年业绩反弹明显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