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美芒市—芒市最具影响力的公众号
山青水美,环境宜人,出行通畅,市容规整......良好的城乡环境是芒市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同时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动芒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应有之义。
5月7日下午,芒市召开城乡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安排部署视频会,时任市委书记赵冬梅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毛晓作工作部署。
会议要求,要点、线、面结合,马力全开,全力治理市容环境乱象、补齐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短板、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深入开展河道清理整治,加快推动水域环境提升改善,稳步推进农村厕所改建,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扎实推进“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良好的人居环境,守护芒市人的“蓝天幸福感”是关键。
今年入夏以来,受生物燃烧、扬尘影响,在不利气象条件作用下,芒市空气质量曾一度下降。芒市人民政府立即启动有关应急响应,多部门持续采取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秸秆禁烧、渣土车运输车辆管控、工地扬尘治理、城区道路洒水保洁等措施。在全省蓝天保卫战严峻形势下,守住了芒市的蓝天。
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是人人向往的生活所居。2019年,芒市启动芒市大河“铁腕清源”行动,畜禽水产养殖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基本农田复垦等措施全方位上阵,目标直指芒市大河水质提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4月29日,芒市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清理整治。市四班子主要领导同志以及各乡镇街道农场、各级各部门的干部职工穿上了“红马甲”,上街下河,打扫、清河,践行新时代文明理念。截至目前,全市上下在清理河道上已累计投入人工6200余人次,清理垃圾、杂草、秸秆等520余吨,全力疏通河道“肠梗阻”。
目前,治本之策的芒市大河综合治理(一期)暨清塘河水库备用水源地保护建设PPP项目总投资11.3亿元。经过6个月的实施,共完成了芒市城区11条市政道路污水管道铺设6.978km、对城区6条河流进行了全面清淤,清理河道23.02公里,建设河道污水管网埋设4.650 km;河道护岸建设4.481km。板过河湿地公园已经建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南秀河湿地(38亩)、南木黑河湿地(35亩)建设已经接近尾声,预计10月份可以投入使用。
除了蓝天,碧水,芒市还聚焦城区突出的人居环境问题进行整治。
原芒市天龙街大牲畜交易市场因经营管理滞后,市场内的基础设施达不到专业市场标准要求,特别是牲畜粪便产生的臭味对附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5月5日开始,芒市对天龙街牲畜交易市场进行拆除,切实解决入城口脏、乱、臭的问题。
此外,精细化管理助推了芒市作为州府城市的形象提升。比如网格化推进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摆乱放、乱扯乱挂、餐饮油烟超标排放、噪声扰民等突出问题的整治;比如全面排查、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有效预防道路交通长时间、大面积拥堵及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比如全面清除未经审批的非公路标志牌,整治不合理公路标志牌和已审批非公路标志牌。
在这场城乡人居环境大整治中,乡村是重点。
“以前在遮放还没有成立垃圾清运站的时候,这个垃圾在路边到处都是一堆一堆的,粉末到处都是,”这是许多遮放市民的心声。自从遮放镇成立垃圾清运站之后,群众垃圾入桶的意识逐渐提高,沟里干净了,路边干净了,居民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舒心了。
农村“厕所革命”也如火如荼开展。截止2020年4月统计,有农村卫生公厕数量367座;有卫生厕所数量45556户,覆盖率达72.24%。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数量38746户,覆盖率达61.42%。
同时,覆盖芒市11个乡镇建设污水厂、垃圾收运设备、垃圾中转站、供水厂等基础设施,也预计在今年内可以动工建设。
稻田花海、古朴村落、青山绿水,这是芒市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生态核心优势,也是芒市各族群众的美好愿景。相信芒市城乡人居环境随着这场大排查大整治的深入展开能得以大幅提升,芒市“宜居宜业田园城市”的名片将越来越响亮。
文字:石喃喃 沈富从
图片:芒市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环境提升丨这场攻坚战中,芒市正在“靓”起来》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