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在成都举办的极客公园Rebuild2019科技商业峰会上,搜狗CEO王小川就“什么样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人类是否会被机器取代?”这两个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机器有其强大和局限性,在感知领域能够做到接近或超越人类,但在认知领域只能辅助人类,因此机器能在感知领域取代人。他断言,机器与人从目标到方法上不同,人与技术融合将产生新人类,未来将是人与机器协同进化。
搜狗CEO王小川在极客公园Rebuild2019科技商业峰会讲话
AlphaGo引发人与机器关系的思考
说到智能文明,人工智能是绕不过去的话题。王小川认为,人工智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工智能是指2012年之后的深度学习,尤其是2016年AlphaGo的诞生,给王小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他称之为一场启蒙运动。“文艺复兴是在探寻人和人,以及人和神之间的关系。AlphaGo之后,我们关注的是人与机器的关系。”
据王小川回忆,他当年与中国围棋队总教练余斌在新浪直播担任嘉宾,全程见证了李世石被机器打败。“赛前,余斌坚定地认为人一定会打败机器,甚至觉得机器能够下围棋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比赛之后,余斌的精神出现了一定的崩溃,我听说是新浪编辑帮忙打车送他回去的,他已经不知道怎么打出租车了。”他认为,今后在医疗、驾驶等各领域都会发生专家被机器取代的变化。
什么样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
什么样的工作将被机器取代?王小川表示,机器有其强大和局限性。他认为人工智能本身的局限性有两点表现。第一是机器对于复杂的未曾见过的感知问题还没有办法处理,但是对于见过的场景已经可以比人做得更好。第二是认知领域,机器没有掌握抽象的认知领域,也不具有迁移学习能力。
王小川断言,在认知问题里机器只能辅助人类,但在感知问题里面机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代人独立上岗,就像图像和语音的处理。他认为,整个行业在感知、认知领域里面,未来技术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变化。
他以搜狗为例。如今搜狗是中国To C领域语音识别量最大的引擎,还是最早公开演示唇语识别系统的公司,在特定场景的识别率高达到90%。搜狗还能语音合成,包括风格迁移,还能做到AI语音变声。他现场演示了用自己的声音来唱《蓝精灵》,以及用高晓松的声音和东北方言来讲话,几可乱真。
人类是否会被机器取代?
人类是否会被机器取代?王小川认为这是长期需要回答的问题。他断言,未来人工智能跟人脑不是进行直接的比较,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也不是做出拟人的机器,而是走不同的道路。未来的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里的使用一定远远超过人,但人类的智能、生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可见的技术里面,机器是做不到的。
王小川提出,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狂妄自大。“离开技术,我们会变得更加弱小,但是跟技术在一块我们会变得更加强势。要接受机器在很多情况里面能够替代人的部分功能,或者增强人的部分功能。未来技术与人会产生新的融合,会把我们变成新的人类。这是人与机器协同进化的未来。”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