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华姓氏起源于上古八大姓?

中华姓氏起源于上古八大姓?
2018年09月02日 21:51 新浪网 作者 老松话画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隐记天涯

  中国人在“死”上讲究“落叶归根”,同样,在“生”上也讲究血缘关系,血缘关系即在姓氏上“追本溯源”。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曾经使用和正在使用的姓氏高达23800多个,其中有单姓、复姓和多字姓,而目前仍然在通用的汉姓就有5000多个。那这些姓氏的“本源”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姓”和“氏”不是一个概念。姓起源于女系,是部族的区别标志,产生于母系社会,那时“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例如中国最古老的八大姓:姬、姜、姚、嬴、姒、妘、妫、姞,皆为女字旁。氏起源于男系,是上古贵族表明宗族的称号。《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三代以后,姓氏合二为一。”也就是说秦汉以后通称姓,或兼称姓氏。氏是姓衍生出来的分支,是表示部落支系的居住地。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平民有姓无氏。

  中华姓氏起源于上古八大姓?

  关于如今中华姓氏的来源,很多人认为都是上古八大姓氏的分支。而东汉的王符和应劭将姓氏来源主要分成了九类,分别是:

  一是源于祖宗的号。如禹即夏代的后裔姓姒、契即商的后裔姓子、弃即周代的后裔姓姬、伯夷的后裔姓姜等。

  二是源于谥号。谥号是古代社会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据他生前的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勤学好问等谥为文,刚强直理、克定祸乱、法能服民等谥为武,还有昭、景、成、宣、戴、桓等姓,都是从老祖宗的谥号来的。

  三是源于国名。夏、商、周三代分封许多诸侯国,如齐、鲁、吴、楚、秦、晋、燕、赵、陈、宋、郑、越、卫、韩、魏、蔡、曹、胡、许等,这些国家灭亡后,其公族以国为氏。

  中华姓氏起源于上古八大姓?

  四是源于爵。即爵位。如王、公、侯、伯等,其后代有王孙、公孙等。

  五是源于官。古代设有司马,掌管军政、军赋、马政,西周为三公之一,他们的后裔就以司马为姓,如司马相如、司马迁,晋朝皇室司马昭家族等。司徒,是负责掌管民户、土地、徒役的大臣,后裔以司徒为姓。司空、太史等复姓,都是由官名而来。春秋时晋国在上、中、下三军之外,另设左、中、右三行,荀林父为中行军帅,其子荀偃称中行偃,其子孙便以中行为姓。

  六是源于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又起的别名叫字。如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字伯有,其子孙遂以伯有为姓。再如孟孙、子服、叔子等。

  七是源于职业。如商、周、秦、汉都设有“巫”,掌管巫策,预言吉凶,禳祷以除疾病,子孙以巫为姓,孔子弟子有巫马施,曾为单父宰。古代还设有管理匠作及制陶的官员,其后裔便以匠、陶、卜、屠等为姓。

  八是源于居住地。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如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他们的后裔便以东郭、南郭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子孙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他如城、园、池、桥等。

  九是源于采邑、封地。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晋国荀林父之弟荀首采邑于智(今山西永济市),其后代为智氏。其他如温、苏、杨、甘、樊、栾、邓等。

  中华姓氏起源于上古八大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大姓 姓氏 后裔 采邑 谥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中国象棋“第一人”王天一被调查
  • 02 形势异常严峻!省委书记紧急部署,省长冒雨前往大堤
  • 03 十分罕见!美军核潜艇、“末日飞机”同时现身
  • 04 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范明政
  • 05 北京出台重磅新政护航楼市 一线城市全部放松

图片新闻

独库公路美不胜收 独库公路美不胜收
长江水位上涨 长江水位上涨
民众支持阿桑奇 民众支持阿桑奇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俄乌再次交换战俘 俄乌再次交换战俘
浙江多条河流涨水 浙江多条河流涨水
韩国电池厂大火视频 韩国电池厂大火视频
6头大象村民家觅食 6头大象村民家觅食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